网络写作者的喜与忧

  史云喜

  现代人写文章真是方便,打开电脑或是手机,随便敲敲打打,文字就能工工整整地显现在屏幕上。陌生的字词,不懂的句子,不会描述的场景,需要引经据典和插入什么话题……输入汉语拼音或汉字搜索一下就能迎刃而解!

  修改文章更是快捷便利,删除、输入,插图,无需涂改,不留痕迹,伸手即来,轻松搞定。比起我们用手写稿的年代,效率不知要提高多少倍!那时候,我们文学爱好者们为了追求投稿质量的完美,有时为一个句子可能会反复斟酌不断纠结,一篇千字稿完成下来,需要誊写数遍,熬上几个昼夜,消耗了大量的心血和纸墨。有时为了引经据典追根求源,找不到参考书,就要跑到离家很远的学校或集镇上的书店里去“淘宝”。若这些小地方仍然没有可供参考的资料,就要找借口赶到县城或以外城市的新华书店以买书为名偷阅资料。

  那时候的书店可不像现在书店这样开架售书模式,读者朋友们可以随意出入柜台书架,随便翻阅书本;我们当年买书只能站在柜台外边,用手指点着某一本图书让售货员递过来简单地查看一下目录和定价,就要决定是否购买。若是翻过的书不要了,会招来售货员的不愉快甚至是白眼。因此,我每次去查资料时都要瞄准进店人多的机会,这样就可以分散售货员的注意力,达到延长翻书时间的目的了。

  我上初中时段家里的经济条件很差,连十几块钱一年的《中学生语文报》都订不起。每当看着老师在班里把同学们订阅的报纸分发下来,真是羡慕嫉妒恨的心理都有了。每次只有默默地关注着邻座同学的阅读进度,等到他们阅读乏味放置一边时,我才能厚着脸皮从人家手里借阅,然后迫不及待地拿起钢笔摘抄那些好段子和好文章,总担心人家会马上要回去,有时连吃饭都顾不上,只是一个劲地摘抄。

  初中三年,我曾积累了好多范文摘抄本,毕业之后或烧或卖,如今连影子也看不见了。细想当年那种如饥似渴抄书的情形,再想想如今放到书柜里几年没翻动一页的扎堆的新书,实在惭愧。那时真的凭摘抄的记忆积累了很多可以学以致用的东西!

  自从有了网络,我们变得懒惰起来,足不出户可以“周游世界”;分文不掏,可以博览群书;不用死记硬背,就能引经据典;不用搜肠刮肚,就能摘录到最优美的段子……这种事态的发展,对文学创作者来说,究竟是喜是忧呢?

  作家余秋雨为了撰写《文化苦旅》没有沉迷和依赖于网络查找资料,而是踏遍了万里河川,访遍了黄河两岸的风土人情,结识了芸芸众生……《文化苦旅》面世后虽称不上是问鼎之作,但它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为中国当代散文领域摸索开垦了一块崭新的土地,并提供了恢弘壮阔的生存空间。

  现实当中,某些文人为了赶写所谓的文章,关门造车,不是“奇思异想”就是东拼西凑。为了哗众取宠,他们不时笔会于高档宾馆,盛宴在星级酒店,经常逢场作戏于电视报刊,成群结队、勾肩搭背地逍遥和游历于风景名胜地带肥吃海喝;有的作者为了让书本畅销迎合一部分重口味读者,不惜丢掉人格尊严,打着乡土民俗的幌子,强加一些黄话、荤段子吸引眼球……他们斤斤计较的只是个人的功名利禄,孜孜追逐的是声色之娱的游戏人生。

  试想,这种成天围着电脑、餐桌和裙子转的人,能期望他们写出什么好的东西来吗?

 

 选择年月
<2016年1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昔日娥眉州 今朝会馆村⊙萨克斯真好听⊙图片新闻⊙在理想与现实间痛苦——品《夜行的驿车》中的安徒生⊙随书而逝的故事⊙图⊙冬夜读书⊙裕安区文化民生工程显成效⊙霍山启动建设数字农家书屋⊙“红色舒城”宣讲走进干汊河⊙网络写作者的喜与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