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绽放在便民窗口——记金寨县政务中心公安窗口王巧莉
胡体民 本报记者 沈贤中
王巧莉从警21年一直从事着户籍管理、窗口服务工作,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她用执着敬业的工作态度,诠释着警徽下人民警察的无悔,阐释着人民群众利益至上的理念,也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和普遍点赞。
“这位警官脾气好、业务熟,人好心灵更美,问她什么都解释得非常清楚。”这是办事群众对王巧莉的评价。公安窗口的业务量很大,除了日常的临时身份证、居住证等受理工作,还担负着全县二代证审核上传、各派出所身份证工本费收缴及上传下达报送信息等工作,窗口每天都会排着很多的办证群众,有时连咨询电话都接不完。尽管各项《办事指南》放在最醒目的位置,还是有不少人选择直接咨询窗口民警,但她却总会面带微笑,不厌其烦地回答群众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即便这样,对群众遇到的困难,她总是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不惜加班加点,有的群众办理居住证需到其他部门办理相关备案证明,她就主动帮助联系,询问所需材料和办理流程;有的群众因腿脚不便无法到大厅领证,她就利用休息时间亲自送证上门。今年6月7日下午,临近下班,窗口来了一对神色焦虑的母子,孩子明天就要高考,可被母亲一直保管着的身份证不见了。两人还为此争吵不休。因来的匆忙,什么证明材料都没带,母子俩一着急又互相埋怨起来,王巧莉了解情况后,一边与他们聊天,安慰他们不要着急,一边查询系统,确认考生信息后,立即着手为他们办理。待临时身份证制好后天色已黢黑,大厅里早已空无一人。
在户籍窗口工作的21年里,王巧莉把单调枯燥的办事程序变为让群众感受温馨服务的过程,她的热情和真诚让人们深深记住了这一位公安民警。她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然而,她以强烈的责任意识与为民情怀,在这个枯燥而平凡的户籍窗口、在繁杂琐碎的工作中真正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实履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和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