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程传军)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加强合六叶工业走廊建设,大力推进节能减排,走出一条生态建设与工业发展相互促进的“双赢”之路。
打造合六叶工业走廊是推进六安绿色振兴的重要平台,是六安实现东西双向开放发展的脊梁,是一条核心轴、工业主轴、发展龙脊。通过这条主轴,带动全市融入合肥经济圈,承接长三角,同时开拓西向通道,形成首尾呼应、区域联动的成效。日前,《合六叶工业走廊暨金叶一体化产业发展规划》已通过评审。据了解,目前合六叶工业走廊上现有9大工业园区,园区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4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6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44家;这些园区已经形成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机电家电、新能源、木竹加工及家具制造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其中金安(城北)开发区的电机产业首位度达到60%,叶集的木竹加工达到65%,金寨现代产业园的机械及零部件加工达到68%,六安开发区的装备制造达到32%,裕安开发区的新材料达到31%。园区内亿元企业突破250家,占全市总数的60%,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记者从市经信委了解到,未来我市工业发展将通过推动合六叶工业走廊交通、能源、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建设,围绕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机电家电、新能源、木竹加工几大产业,力争让六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提高到30%以上,亿元企业达到400家,10亿元企业达到20家,培育2-3家百亿企业,形成一批百亿级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