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姗
以往,总能在国外的影视剧中看到家庭医生的身影,身体出现异常或是哪里不舒服,总是第一时间联系自己的家庭医生,免去到医院排队挂号求诊的奔波。
由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百姓求诊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医疗资源高度集中的大城市大医院,专家号一票难求,不仅严重影响群众的就医需求,甚至还加剧了资源矛盾。
一直以来,医疗改革都强调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即“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 2016年6月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我们身边得到推广,也将以此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和就医模式,这是新一轮深化医改的重要目标,也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
今年是我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正式启动年,这是值得高兴和欣慰的事。目前,各级基层医疗服务机构都在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争取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笔者认为,若让家庭医生真正服务百姓,改变居民的就医习惯,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满意,离不开“服务”二字,及时获得有针对性的指导、耐心详细的解答,在沟通过程中增进互信与感情。如果有需要,家庭医生团队要有能力架起医院和居民之间的桥梁,及时帮助居民联系上级医院,实现转诊。
另一方面,除了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优质、便捷的服务外,也需要提升家庭医生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我们知道,“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就是优质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衡,那么,充当居民健康“守门人”的基层家庭医生,业务水平、诊疗技术也是服务工作的核心。
我市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快推进六安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将综合考虑家庭签约医生的任务完成情况、服务质量、社会评价等因素,扩大家庭医生职称晋升空间,对成绩突出的家庭医生及团队,按照规定给予表彰,同时,建立健全家庭医生定期到临床教学基地或住院医师规培基地进修制度,加强家庭医生及其团队成员的继续医学教育,提高服务质量。
另外,增强全科医生的职业吸引力,加快全科医生队伍建设,调动基层医疗人才积极性,提升他们在老年医学、急诊医学、人文医学、康复医学、运动医学、营养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同时,也要提升家庭医生的待遇,促成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签约服务水平,赢得居民信任和满意,有效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