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扶贫乐农家——金寨县天堂寨镇旅游精准扶贫见闻
余小霞 本报记者 王元军
冬日的天堂寨,晴空万里,暖意融融。山间的农家院落,腊味飘香,忙碌的主人殷勤招待,休憩的客人笑语盈盈。12月6日中午11时,记者走进金寨县天堂寨镇前畈村八湾村民组。天堂寨八湾八大碗17店店主黄守新和他的家人,正在农家小院里准备饭菜。当地贫困户张文明,早上就接到购买几只家养土鸡和新鲜蔬菜的订单电话,物品送来后,他也留下来帮店主干些杂活。南京某企业一个旅游团队,此时正坐在农家小院里,品味瓜片香茶,等待地道的大别山土菜上桌。
黄守新经营的八湾八大碗17店忙碌的情景,是当地八大碗品牌21家店的缩影。统一名称、统一品牌、统一菜系,正如游客所说,这里的21家农家乐,外观一样,但各有特色。据该镇工作人员介绍,之所以规划统一名称、统一品牌、统一菜系,就是要让这21家店公平竞争,明码标价,打造诚信经营氛围。
2013年,天堂寨镇经过规划,让当地村民统一经营,每户农家乐内设餐厅、客房。黄守新告诉记者:“我们八湾八大碗农家乐,每家有床位近20个,一次可以同时接待好几百人,克服了过去农家乐单独经营接待量不大的弊端。抱团发展,让我们的生意越来越好,品牌越来越响,每户农家乐的年收入超过30万元。”在黄守新的17号店的墙上,有一面“精准扶贫 旅游助力”的公示牌,上面有该户结对扶贫户的详细情况。这里的21户农家乐,每户结对帮扶5户贫困户,帮扶他们销售蔬菜、土鸡、黑毛猪等农产品,并为贫困户提供保洁、勤杂等工作,贫困户因此可年增收5000——13000元不等。
“我腿脚不好,妻子是聋哑人,自从黄老板的农家乐与我家结对帮扶后,家里养的土鸡供不应求,蔬菜也扩大了种植面积,脱贫的梦想也快实现了,旅游扶贫给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该村贫困户张文明激动地对记者说。过去,张文明家仅靠他一个人养牲口、种庄稼维持生活,日子过得艰难。村里的农家乐开起来后,他成为黄守新家帮扶的贫困户。张文明把自己养的牲口供应给黄守新的店,随着农家乐需求的增加,他扩大了土鸡喂养的规模,还在家附近新开辟了菜园地,种植时令蔬菜,供应农家乐。现在,几乎每天早上他都能接到农家乐的订购电话。老张告诉记者,每年仅供应的土鸡就能给他带来近10000元的收入,“我有信心,很快就能脱贫了!”
游客进村来,农家富起来。农家乐到底能给村里带来多大收益?黄守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6个房间的农家乐,在旅游旺季,需雇用餐饮服务、清洁卫生等人员5-6人。按照目前的农家乐数量,全村可增加就业岗位120多个。按人均月工资收入2000元,旅游旺季4个月,每人可增收8000元。农家乐真正成了打开当地村民致富大门的金钥匙,也点亮了八湾村贫困户的脱贫梦,这个紧邻景区山脚下的小村庄,依靠农家乐带来了喜人变化,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
目前,天堂寨镇旅游景区、宾馆、农家乐、农家小院等旅游产业共帮扶结对了295户贫困户,帮扶成效显著。安兴山庄为4户贫困户提供景区经营岗位,户均增收2万元;景区为10户贫困户提供景区公交车驾驶员、保洁员等岗位,户均增收2万元;贫困户家的农副产品,农家乐等旅游产业进行收购,户均增收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