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明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颂生生爱,山伯永恋祝英台。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当一曲缠缠绵绵、委婉动听的《梁祝》音乐响起时,我的全身就会沉浸在熟悉的旋律中,思绪随之飘浮,灵魂随之升腾,不觉泪湿双眸,情入其中,沉醉于这个一尘不染的幻梦中,如诗如歌,如梦入幻,如云如月,如水如烟,我会闻歌起舞,如醉如痴。
我不会乐器,但是我喜欢欣赏音乐。《梁祝》这首词曲,不论是小提琴协奏曲,还是二胡独奏,不论是盛中国、陈刚,还是吕思清、余丽拿的演奏我都爱听,这不仅仅是琴音迷离,而是我亲历过类似梁祝的故事曾在现代生活中的重演。
那是在80年代发生在霍邱的一场爱情悲剧,一对相亲相爱的青年,为抗争父母的包办婚姻,一个服毒身亡,一个坠楼毙命,未能生在一起,却死后同穴。记得有位记者曾以“梁祝悲剧谁导演”为题报道了此事,在社会引起极大的反响。
其实梁祝的悲剧屡见不鲜,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有好多相亲相爱的人不能地久天长,只有别恨如海。我的一位作家朋友重病逝世前,曾经嘱托我,能否在他离开的时候不放哀乐,改放梁祝,他那期盼的眼神,我不知他是对梁祝的钟爱,还是乞求内心隐情的释放,我猜想,里面肯定有故事。梁祝那一个个音符的跳跃,倾诉着多少人间的悲欢离合,命定的情缘,萦绕琴弦,双飞之蝶,泪流成河,潺潺凄诉着生死盟约的破碎和无奈。
一曲梁祝,千古绝唱,叫人情不自禁去追溯那段凄美的爱情,神往那段幽婉的蝴蝶之舞,流连那倾注了太多思念的楼台。愿有情人都能成为眷属,花好月圆,梁祝悲剧不再重演,那该多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