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红色画卷 补精神之钙展红色画卷 补精神之钙——“红色六安”巡回宣讲活动综述
王必好 本报记者 鲁艳艳
“六安的红色历史,是六安乃至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其精其髓,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这是“红色六安”巡回宣讲活动的开场串词。结合纪念建党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市委宣传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基因一定要代代相传”重要指示精神,于2016年9月至11月,用两个多月时间,在市直和各县区、高校开展“红色六安”巡回宣讲活动。巡回宣讲以六安红色革命历史为题材,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厚植红色底蕴,传承红色精神。内容选材精、观点新、角度准、思想深,引起听众广泛共鸣,普遍为之叫好。
“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是贯穿此次巡回宣讲的主线,把红色历史教育嵌入理想信念教育之中。宣讲内容选取六安革命和红军诞生、苏家埠战役、金刚台斗争、中原突围、淠史杭工程建设等历史事件,叙述英雄人物光辉历程,增强理想信念。
把握历史脉络,创新红色宣讲方式
一场场报告催人泪下,朴实的语言、生动的画面一次次振奋人心。
“这是一道感人至深、催人向上的精神大餐!让我们更加了解六安红色历史,增加对革命先烈的无比崇敬,做好今天的工作,搞好精准扶贫,以实际行动传承好红色精神!”一位霍邱县80后大学生村官说。
“这是一场党课教育方式的创新,把党史讲活了、有吸引力了,真正入脑、入心,起到了过去单一讲授党史难以达到的效果。”金寨县委党校副校长李业坤在聆听报告后如是说。
巡回宣讲活动之初,市委宣传部多次召开座谈会,征集史料,立信念主题,增红色底蕴。市领导多次听取报告团试讲,现场指导,并为进一步搞好宣讲提出明确要求。为提高宣讲人员对红色精神的理解,市委宣传部还组织宣讲团成员集中参观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在一件件展品、一幅幅图片、一个个场景面前,他们追寻革命先烈舍生忘死,始终坚定革命胜利的信念,提升了对红色精神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增强宣讲实际效果,报告团在宣讲方式上进行创新,“红色六安”巡回宣讲报告会一改过去单一宣讲模式,选取六安红色历史中最重要的五个事件进行宣讲,并通过串词连接,融为一体,一气呵成。虽然有近3万字的文字稿,但通过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声光电相结合,采用革命历史图片270余幅,并对每章节设置情景音乐,制配背景音乐26段,大大提高宣讲吸引力、感染力。在重点章节上,宣讲报告力求讲透,如为讲透皖西革命思想传播,宣讲报告通过着重讲解革命文学家蒋光慈《无产阶级革命与文学》、《少年漂泊者》等作品中的先进思想,分析马克思主义在皖西传播的社会历史条件、阶级状况,从思想认识高度加以概括与分析,提炼理想信念教育素材,大大增强宣讲效果。
开展巡回宣讲,推进红色精神传承
9月2日,“红色六安”巡回宣讲首场报告会在市直机关举行,市委、人大、政府、政协等四个班子负责同志及1100多党员干部参加。战斗场景历历在目,爱国情怀感人至深,忠诚信仰震撼人心,与会听众精神为之一振,境界为之一新。与会的市直1100多党员干部认真聆听宣讲报告,许多党员干部流下了热泪。从9月下旬到11月,“红色六安”巡回宣讲报告团,先后深入各县区、高校进行“红色六安”宣讲,举办11次宣讲报告会,并举办了全市团员青年专场报告会,整个巡回宣讲活动直接受众达7000余人。
“北伐名将许继慎,不顾个人安危英勇赴战;苏家埠战役总指挥徐向前机智布局‘围点打援’战术;中原突围名将皮定均决断与谋略;还有鲜为人知的少年英烈杜德昂,金刚台上妇女排机动灵活而又坚贞不屈,淠史杭工程总指挥赵子厚以及技术负责人黄昌栋矢志治水、造福于民的默默奉献精神……。”宣讲报告用真挚的情感、质朴的语言,生动诠释红色精神的深厚历史积淀和丰富时代内涵。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的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沈吾在聆听了报告后饱含深情地说,“六安是革命老区,富含红色基因,六安的山山水水都浸润着先烈的鲜血,皖西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过革命前辈英勇战斗的足迹。光荣的传统激励着我们,红色基因滋养着我们。”六安开发区工委委员、工委管委办公室主任王燊,被报告中革命者们的事迹深深感动着,他说,“老区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大无畏精神和顽强坚定的革命信念无不激励着我们开发区党员干部不畏艰难,奋勇前进。我们要牢记党员身份,坚持弘扬红色精神,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同行同力,带头自觉践行红色精神,用行动体现信仰的力量。”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