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珊珊
30分钟的诊断
12月2日上午9时23分,市中医院手术室,一台手术正在紧张地进行。除手术、麻醉等同意书外,患者家属还填写了“病理知情同意书”。手术外科医生切开患者的右侧胸部,发现了乳腺的肿块。取下一块组织放入标本袋,立即着人送去病理科。是炎症还是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该切除还是保留?病人与主刀医生同时在手术室等待。
标本被很快放在了市中医院病理科的标本台上。在观察与记录后,检验人员熟练地切片、制片、染色,取下来的材料被放入专门的器皿,送进温度零下20℃的冰冻切片机。10分钟后,一张优良的病理切片已经放到显微镜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在标本送出30分钟内,手术室的传真响起。迅速阅读完病理科出具的病理报告,外科医生拿起手术刀:“患者为恶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进行右侧全乳房根治切除。”
十几道工序的病理切片
“急诊手术中的病理检验,只是病理科医生的工作之一。”作为市中医院病理科的领头人,科主任齐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很多人并不了解病理学这个专业,常常误以为就是“搞化验的”。确切来说,病理科医生的工作就是将从病人身上取下的病变组织制成切片,通过显微镜放大进行观察,根据情况应用免疫组化、分子病理、基因检测等辅助手段来进行病理分析,从而对疾病作出诊断,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客观的依据。
“只要是从病人身上取下的组织标本,都需要做病理检验。正常还是异常?是炎症还是肿瘤?肿瘤是否已扩散?这些都需要病理科医生进行判定。同时,还得找到病因。”齐宇告诉记者,一个标本从手术台上切下送到病理科制作成一张优质的病理切片,中间需要经过组织的固定、脱水、透明、浸泡、包埋、切片、染色再到显微镜下观察等十几道程序。由于其中大部分工序需要手工操作,所以常规病理检查报告发放需要3个工作日。而急诊手术中的病理检验,则要求30分钟内就要给出报告。
过程很复杂,每个环节都要做到不失分毫,每个步骤都非常考验功力,检查结果靠的是病理医生的专业知识与经验积累。“从手术室送达的组织我们会保留30天,保证病人对报告没有异议后再进行处理;制成的标本会保留10年;而病人的病理学报告,我们有专门的档案资料室,会永久保留,病人什么时候来查阅,都可以查到。”齐宇介绍。多年来,本着这样严谨、井然有序的工作理念,科室没有出过一次大的诊断失误。
与辛苦为伴“习惯就好”
除了过程的细致严谨,取材时还要忍受各种脏器、组织散发的味道,添加的福尔马林、二甲苯等处理液挥发出的气体常常熏得大家鼻涕眼泪一起流,只能通过戴口罩和加强通风来减少对自身的损害。
“习惯就好。”说到辛苦,齐宇轻描淡写地带过,“工作总要有人去做,我们义不容辞。”据悉,目前,该科除了承担医院门诊、住院各专科的病理诊断之外,还承担着多个乡镇的样本阅片及报告,手术标本年承接量可以达到15000例,通常情况下,一张办公桌、一台显微镜,一张张玻片,就构成他们工作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