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六安市2016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六安市2016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意见报告的意见》要求,市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逐条落实。
一是扎实推进绿色振兴发展。坚持规划引领,扎实推进“一谷一带”“一心一廊”四大绿色发展平台建设,开展首批特色小镇、茶谷小站和茶谷小院建设试点,谋划建设“大别山药谷”,积极推进合六叶工业走廊建设,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安徽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坚持工业化核心战略,加快推进工业企业创新发展,围绕主导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全面建立“三查三单”制度,切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二是全力夯实发展基础。深入实施暖企行动,帮助协调解决各类问题646项。积极鼓励企业挂牌上市,制定上市企业2016-2018三年规划。加快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加大专项建设基金争取力度,积极争取用地指标,着力破解要素制约。深入开展政银担企对接,全面开展“税融通”业务,强化企业贷款过桥接续服务,积极化解融资难题。加快设立大别山产业振兴发展基金及其子基金,加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挥资金引导作用。三是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紧盯产业政策导向和资金支持方向,围绕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壮大,精心谋划一批重点项目。严格落实项目四督四保制度,全面施行重点项目台账化管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深化精准招商,严格落实无会招商周制度,组织专题招商推介活动。以“保续建、保竣工、保民生”为重点,重点突出基础建设先行、续建配套优先、群众需求为上,认真编制2017年市本级投资项目计划。四是切实加快转型升级。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大力推进“2156”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行动计划,鼓励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生产线进行改造。加大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降低补贴门槛,扩大补贴范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完成全市13个园区发展规划的修订修编工作,进一步明晰各园区产业和功能定位。注重发挥绿色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战新产业、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休闲等,优化产业结构,协调产业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五是着力维护社会稳定。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增收带动脱贫。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重点群体就业,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力做好灾后重建、信访稳定、食品监管、安全生产等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