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引领旅游发展 倾力建设全景霍山——关于霍山县实施“旅游兴县”战略的几点思考
汪明勇
霍山县委、县政府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围绕全景霍山目标,建设智慧旅游平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打造‘一心三区,一环六乡’的旅游新格局,推动旅游门票经济向旅游产业经济转变,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产业强县跨越。”笔者通过调研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认为围绕“科学引领旅游发展、倾力建设全景霍山”的总目标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几篇文章。
一、做准科学规划文章,突出旅游特色。旅游业的发展,科学规划是前提,一定要立足当地资源特色,着眼长远发展,进行高起点、高标准的综合规划。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兴起,我县的全县旅游总体规划亟待修编完善,旅游发展的功能定位需更加准确合理。目前,环大别山的湖北、河南、安徽几个省份的很多县市都在“大别山”这一品牌上做旅游发展文章。论山比水,大家的基本条件相差无几,想冲出重围、脱颖而出就必须走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蹊径。在同样的青山绿水的基础上,我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有别的地方无法比拟的空气质量、饮用水源,我县三大库区常年保持Ⅱ类水质,年平均空气优良率达90%以上。此外,霍山还有黄芽、石斛、灵芝等养生保健珍品,因此,霍山的旅游发展可以考虑定位为面向长江中下游的经济带合肥、南京、武汉等大中城市的养生养老后花园。景区概念性详规、景区招商、景区基础设施投入均应围绕这一功能定位开展。其次,在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完善的基础上,做好纲举目张文章,县域内的所有重点旅游乡镇都要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自然风光、历史人文等修订各自的旅游规划,推进有序发展、理性发展、理性招商,推动全县各乡镇在旅游上差异性发展,使之各具特色、相互呼应、相互补充,进而切实形成真实意义上的“全景霍山”建设。
二、做足多元投入文章,夯实发展基础。当前,我县旅游发展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问题。解决投入问题,借鉴外地成功经验,个人建议可以组建政府所有的旅游发展投资公司,整合各级相关项目资金,以市场化模式进行运作,按照县乡旅游发展规划稳步有序实施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提升乡村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乡村旅游软硬件设施。同时,在景区、景点的开发上,通过PPP、BT模式以及吸引民资投入等多种方式,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投资体系参与旅游开发。旅投的基础投入可转换成景区景点的股份,实现景区景点的政企合作共赢新模式,以此避免景区开发的重复投入以及粗放开发。在加大财政项目投入和招商引进企业规模化投入的同时,要结合万众创业,有序引导社会闲散资金投入乡村旅游,大力推动农家小院、生态农业采摘园、茶谷小站、民俗村寨、休闲度假村及红色旅游村等多主题、多类型、多业态的特色乡村旅游项目。
三、做精有序开发文章,推动良性发展。旅游项目的招商开发切忌好大喜功、头脑发热,必须坚持科学招商、合理开发,保护好景区群众的根本权益。为此,建议一是要招商“选资”。开发企业既要有实力,更要有品位,因为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一定要避免低层次的野蛮开发,没有合适的投资商宁可不开发。二是要理性招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旅游三产服务业的兴起,国家实体经济的长期低迷,社会资本中很大一部分热钱必然流向中西部旅游产业领域,因此我们在招商上一定不能大脑发热,必须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招,一个景点一个景点地开发,绝不能贪大求洋、华而不实,任由投资商在旅游资源上划框子定范围,导致很多良好的资源因人为因素闲置,长时间得不到有效开发,造成“圈而不用,占而不为”。三是充分考虑景区群众的切身利益。旅游富民是很现实的道理,但从近几年的实践以及外地景区的经验看,绝不能以此为理由违背国家相关政策,损害群众的根本利益。若一开始就回避长期占用景区群众的山林如何予以补偿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以后无论景区开发成功与否都会留下不稳定的因素。建议招商开发之初就要与客商明确约定,通过门票分成、山体流转等形式解决景区群众山林权益问题,并同时对景区内群众安置建房、交通出行、生产生活统筹规划,科学安排,切实做到未雨绸缪。
四、做强资源保护文章,丰富乡土内涵。在霍山这样的旅游先天条件不够好的山城,自然景观中的兰草、映山红等珍稀植物是吸引外地游客的重要资源,也是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的基础资源。所以,保护好有地方特色的原始生态景观和地方乡村风貌显得尤为重要,一定要突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注重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互相协调,防止因旅游开发而造成自然资源和生态的破坏,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2014年以来,霍山县委、县政府结合落实人大一号议案,针对乱采滥挖珍稀野生植物行为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整治行动,现已初见成效,但是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对此,个人有两点建议:一是形成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多部门联动,县乡联合形成长抓不懈的常态机制,并以政府红头文件的形式将这一工作变成各级各部门的常规工作。二是强化源头治理。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就没有私采乱挖,因此建议对市场买卖行动加强管理,加大打击力度,强化处罚,坚决取缔,真正为珍稀野生动植物旅游资源撑起一把牢固的保护伞。针对尚存的少量古民居、历史遗迹,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普查,对有保存价值的建档立卡,按照属地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落实包保责任单位、责任人,尽快予以挂牌保护。二是对濒危历史遗迹、古民居,要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快实施抢救性维修。
(作者单位:霍山县单龙寺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