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康家佳/文 岳阳/图

“大别山的山山水水哺育了我,秦岭的崇山峻岭历练了我。如今回到大别山,就是希望为家乡作出一点贡献。”近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重走长征路 寻找六安人”寻访组采访了陕西安徽商会常务副会长、中华百名优秀徽商、世龙国际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汪世龙。
“药研基地计划投资2亿元,已完工的一期工程占地33300平方米,已建成安徽省首家30万级抗抑菌大型制剂厂、国家级标准的化妆品厂及首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中草药资源的专业研发基地。是集大别山特种药材培育和中医外治及皮肤手足健康卫生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研发基地。”汪世龙口中的药研基地,位于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基地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整齐的厂房、忙碌的身影,奏响了一曲科技与中医药完美融合的和谐之音。
“这里紧邻新桥机场,高铁、高速、国道环绕周边,承东启西、贯通南北,交通优势明显。”汪世龙说,选择在家乡投资兴业,除了看重其优越的区位优势,更主要的是他对大别山的深深感恩之情。
说起自己的家乡之情、创业经历,汪世龙感慨万千:“1984年我从六安一中考入安徽中医学院,在系统地学习中医理论知识的同时,主攻中医外治之法;1989年毕业后,我来到六安中医院工作。1991年淮河发大水,我加入抗洪救灾医疗队,在为乡亲们诊治疾病时,发现很多人都有灰指甲且没有什么好办法根治。随行的专家老师跟我说,灰指甲现代医学叫甲真菌病,是癣中最难治的顽症。”
老师们的劝告并没有动摇汪世龙的决心,他暗自发誓:一定要攻克这一医学难题,为父老乡亲、众多灰指甲患者解除病痛。“由于妻子是陕西人,为了家庭,不久后我辞去了医院的工作,离开了大别山,来到秦岭脚下。”汪世龙说,虽然离开了医院,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并锁定了用中医外治的方法来攻克灰指甲这一顽疾。
从此以后,汪世龙翻阅古籍、研究配方,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之中,跑到北京、安徽、上海和陕西等地,请教中医外治法的教授们;探访中国中医药研究院、首都医科大学和中日友好医院的中医名家;并和加拿大、美国、法国、德国等地做医学研究同仁们沟通交流。
在产品研发和试验的过程中,他又给自己约法三章:“先给自己试——让自己满意;再给自己亲属试——让亲属满意;后给朋友试——让朋友满意。”就这样,无数次给自己、家人和朋友进行试验,又无数次在亲属和朋友的建议中认真改进,反复试验,不断完善。
有志者,事竟成。经历了艰辛的探索研发过程,一个独特的“去病甲+杀病菌+长新甲”三位一体科学方案诞生了,治疗灰指甲的有效率达到95%以上,效果十分显著。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