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也需“十八般”武艺

  宋金婷

  当精准扶贫遇上“互联网+”,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这意味着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能掌握了解边远地区贫困群众的真实情况,意味着通过扶贫网络信息化管理,能让精准扶贫实起来,杜绝“数字脱贫”的现象。

  这便是我市运用“互联网+”理念创新建立的脱贫攻坚APP信息管理平台带来的实际变化,只需动动手指,轻轻点击,帮扶责任人、扶贫政策、贫困户脱贫动态等信息便“掌上”一目了然,精准扶贫工作正实现着由粗放管理向精准管理、数字化管理的转变。当下,各地都在扶贫攻坚,“一刀切”的扶贫政策并不能满足所有地区的扶贫需求,需要多角度,多领域探索扶贫模式,因地制宜扶贫,因人因地施策,扶贫也需发挥“十八般武艺”。

  现代社会,互联网的应用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精准扶贫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应用一方面为精准识别提供了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也为精准扶贫建立了动态数据库,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实施有效的监管,实现了扶贫信息的全程信息化管理。无疑,想要真正实现脱贫致富,精准扶贫仅搭上“互联网+”的快车还远远不够,智力扶贫、创业扶贫等等都是扶贫思路的一次又一次发展创新。扶贫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把群众的需求放在心上,抓在手中,充分发挥互联网等各种优势力量,拿出“十八般”武艺来,就能让扶贫对象看到希望,让扶贫走得更快,发展得更好。

 选择年月
<2016年1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1234
567891011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互联网+”时代,“掌上”精准扶贫⊙扶贫也需“十八般”武艺⊙“产业+管护” 扶贫新模式⊙汪世龙:从大别山到秦岭,大医精诚⊙中共中央举行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市人大常委会集中走访代表收集47条建议⊙专注三农金融 提升服务能力⊙叶集首个易地扶贫 搬迁集中安置点入住⊙裕安强化冬季建筑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