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茂慧
11月份的六安温度骤降,天气渐寒,但寒冷的天气却无法阻挡外来投资创业者的热情。在六安开发区这片热土上,车辆往来如梭,塔吊列队而立,挖掘机铿锵轰鸣,一批批投资者纷至沓来,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
今年以来,六安开发区围绕“大发展定位、大招商突破、大项目推动、大产业提升、大环境保障”发展思路,牢固树立“一切围绕招商引资、一切服从招商引资、一切服务招商引资”的理念,掀起了新一轮的招商引资热潮。时下,作为安徽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全省“产城一体化”试点开发区的六安开发区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客商竞相在这里投资兴业。
引凤:高位推动,多方联动招商显成效
六安开发区始终把招商引资视为“生命线”,着力营造“招大商、大招商”良好氛围。在“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大背景下,该区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主要领导外出招商已成常态化,班子成员按照线索搜集、及时跟踪、精准施策的思路,充分利用各方提供的资源线索信息,紧盯线索随时出击,促成一批新项目签约。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该区重点围绕首位产业、主导产业,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多批次、大规模、专业性强的招商工作组招商,着力定向招商、精准招商,有效提升项目质量,同时抢抓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契机,紧抓产业转型机遇,努力打造发展新平台,促成一批重大项目签约,加快推进全区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总投资7.5亿元的手机玻璃面板和后盖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低熔聚酯短纤生产项目、总投资3亿元的摄像头模组项目、总投资1.5亿元的网络安全软件研发、生产项目……打开六安开发区今年以来的招商引资签约目录,丰硕的招商成果令人振奋。截至目前,该区新签约项目36个,其中工业项目26个,现代服务业项目10个;签约项目协议投资总额77.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4个;全区在建项目46个,总投资100.1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7个,总投资94.84亿元。
筑巢:创优环境,打造服务发展新高地
筑巢引凤,需有良枝而栖。为吸引金凤“恋”巢,六安开发区精心“扮靓”自我,“软硬兼施”,在优化投资环境、提高项目服务上铆足了劲头,下足了功夫,使这方投资沃土更富魅力、更具活力、更有磁力。
该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各类扶持企业发展政策措施并配套跟进,出台了促进企业“调转促”奖励办法,围绕“引得进、建得快、发展得好”的目标,强化亲商、安商工作,做到凡是协议约定的毫不含糊地兑现,凡是现行政策能享受的不折不扣地给予,凡是能争取上级支持的一心一意地帮办。一系列“真金白银”的奖励,一个个建设发展中具体问题的协调解决,不仅赢得了良好口碑,也促进了以商招商、以企引企。
同时,该区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项目工作领导组,加强项目工作考察——论证——实施——帮扶全过程管理,实现了项目管理流程再造,全面提升项目管理的效率,为客商提供无微不至的“保姆式”服务,着力打造服务“高地”和兴业“福地”。此外,该区还出台了《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若干规定的通知》和《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充分发挥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产业引导基金的激励作用,对重大、高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业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双向约束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以股权投资、债权投资方式引进一批以轻资产运作的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项目。
腾飞:项目带动,铸造区域发展增长极
“项目立区、项目兴区”是六安开发区始终坚持的主导思想,围绕区内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及具有优势的产业,该区主动做好发达地区产业的承接转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大项目带动发展战略,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契机,瞄准汽车关键零部件、高精度数控机床及功能件、环保设备、电力设备器材等行业,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大项目、重点产业项目,以此铸造“新的区域发展极”。
今年以来,该区新引进的项目中,不乏附加值高、核心竞争力强的高端项目,例如总投资3.1亿元的高端乘用车变速器项目、总投资1.2亿元的智能工业装备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高端工业机器人项目等,随着这些“高、大、上”项目的扎堆式落户,该区产业结构调整日渐优化,重大项目正成为结构调整的重要推手,全区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板块化特征逐渐显现,先进装备制造、轻工纺织、材料和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服务等五大主导产业板块恰似“五朵金花”竞相绽放、
此外,该区还积极利用存量资产进行招商,把闲置厂房、存量土地资源、效益低下企业等作为招商引资的有效载体,对现有的问题项目和“僵尸企业”,采取收购、兼并、重组、租赁等方式进行“腾笼换鸟”,吸引了外来投资企业,这成为开发区招商引资、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一个新亮点。截至目前,该区共盘活闲置项目土地1000余亩,厂房11万平方米,新增项目用地6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