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粮大市如何卖个好米价——我市粮食品牌创建情况调查

  傅孝维 王华 本报记者 谢菊莲

  近年来,纵观我市大型商超,品牌粮食几乎是外地大米的天下,东北、湖南大米居多,东北大米雄冠第一。中粮、稻花香、金健、北大荒、金龙鱼等品牌大米占据前五名。而作为产粮大市的六安,鲜有本地品牌大米的身影。

  六安作为产粮大市,大米行业该如何提升产业竞争力,品牌意识如何,在当前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升有效供给,让六安高品质的大米走入百姓生活?记者近日就此进行走访调研。

  粮食市场品牌荒

  记者走访得知,目前在我市粮食市场上叫得上名号的大米仅几家:六安淠河、志明大米,品牌走量和销售形势看好。一些粮食企业负责人一致认为:大米加工企业要想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必须走品牌化道路。

  据悉,截至2015年底,我市粮食品牌中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为0,地理标志商标1个,占总数(27个)3.7%;安徽省著名商标14个,占总数(159个)8.81%;六安市知名商标26个,占总数(199)13.1%。安徽名牌产品5个,占总数(99个)5.05%;六安市名牌产品17个,占总数(150个)的11.33%。

  截至2015年底,在“三品一标”认证的粮食品牌中,有机食品认证4家企业9个大米产品占产品总数的18%,绿色食品14家企业68个大米产品占产品总数的35.79%,无公害食品为零。

  我市粮食生产厂家接近100家,生产品牌粮食的厂家近50家,年加工产量200多万吨,大部分厂家年加工粮食2-3万吨,都是在晚上21点到第二天9点之间生产,粮食来源主要是东北、福建、湖北等地,销地主要是湖北、安徽、福建等。

  存在问题:粮食品牌影响力小

  令人感到尴尬的是:我市是农业大市和产粮大市,但却不是粮食强市。2015年我市实现粮食总产32.5亿公斤,连续“十二年丰”。“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粮食总产35亿公斤,实现优质粮油总产值达300亿元以上。

  事实上,我市粮食注册商标品牌众多,只是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记者走访中看到,目前在我市大型超市销售的大多是外地粮食品牌,六安本地的粮食品牌进入大型超市极少,只在社区商店、个体户商店、农贸市场等摆卖。高山有机米产量有限、价格昂贵并不在本地销售,市场影响有限。六安粮食加工企业都在购进外地大米(如东北大米)进行加工销售。

  与此同时,我市粮食品牌申报的种类较多,只是散乱而且层次较低,集中度不够,影响力较差,部门之间协作不力,企业也感到无所适从。企业创牌意识不强,一些粮食加工企业负责人认为,申报品牌就是搞花架子。在所有的品牌中,真正的金字招牌的品牌没有。

  记者还发现,当前我市粮食销售主要以原粮为主,处在产业价值链条的低端和末端,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少而又少,亟待引进食品加工大企业进行投资,提升机械化智能化加工水平,改造我市粮食种植、生产、加工低端弱小散乱局面。

  出路:推进粮食品牌创建

  粮食品牌在市场上影响有限、竞争力不强,大型超市难见踪影,这与我市粮食大市地位明显不符,大力创建粮食品牌刻不容缓。

  “要扭转六安粮食散小差状况,必须实施标准和品牌质量战略。”市工商质监局有关科室负责人认为,当前,我市要全力推进粮食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高标准农田水利改造,推动通用粮食生产逐步走向专用粮食和品牌粮食生产,深入开展品牌创建,引导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著名商标和安徽名牌,大力注册粮食地理标志商标,争取在2020年实现粮食品牌在国家品牌层面上的突破。

  该部门负责人还建议,为了改变粮食市场低端末端局面,一方面要壮大粮食生产规模企业,另一方面要壮大粮食流通规模企业。支持主产区与主销区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开展代购、代储、代销和代加工等合作。推动以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驰名著名商标为核心,以品牌为纽带进行产权重组、壮大企业实力,拓展发展空间。加强粮食分销渠道建设,实施进超市、连锁店销售策略等。

  “在市场角逐中,我们真切体会到,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竞争力。”位于裕安区固镇镇固镇工业集中区的安徽省勤龙米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2013至2015年产量为39215吨、67840吨和73330吨,销售额分别为17647万元、30530万元和33000万元,年仓储4万吨,日处理稻谷600吨。日前该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愈发感到品牌创建的重要性。六安是粮食大市,资源优势明显,如果巧用资源,做大品牌,形成产业链,定能立足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据悉,2015年该企业获得注册商标为康重及图形,通过ISO9001:2008管理体系认证,获得六安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安徽省粮食经营活动守法诚信A级单位。企业品牌意识觉醒,并积极加入品牌创建队伍,这无疑是在我市粮食企业中开了一个好头。

 选择年月
<2016年1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1234
567891011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产粮大市如何卖个好米价——我市粮食品牌创建情况调查⊙雪后皋城 银装素裹⊙裕安区专项检查农民工工资支付⊙金安区成功申报2017年ITF国际网球赛⊙裕安区立即整改“问政一把手”反映问题⊙叶集区全面开展农村低保清理核查整改⊙六毛路升级改造三年后宣布合格⊙我市通过节水型城市专家组现场考核验收⊙全市水利专业灌溉合作组织达到67个总灌溉服务面积超过100万亩⊙今年2125户农户旱厕改造任务完工⊙市交通部门:确保道路通畅⊙市政部门迎击初雪保出行⊙霍山县积极应对雨雪冰冻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