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培植”推动“造血扶贫”——舒城县千人桥镇产业扶贫工作侧记
武玉宝 本报记者 程传军
舒城县千人桥镇属传统农业大镇,全镇现有4个精准扶贫村、907个在册贫困户和1614个贫困人口。近年来,该镇针对精准脱贫工作中部分贫困村贫困户脱贫乏力、解困维艰的实际情况,立足镇情实际,坚持以产业扶贫为抓手,通过搭建产业平台,不断加快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
建立干部帮扶机制指导致富。该镇从镇村和境内骨干企业等干部职工中,挑选656名工作人员,与全镇907个在册贫困户结成扶贫帮扶对子;从镇领导班子中挑选4名责任心强、能力棒的同志任精准扶贫村扶贫工作指导员,全面帮助贫困户、贫困村找准脱贫致富发展路子。今年以来,结对干部已帮扶463个有能力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找到了种植养殖等脱贫路子,户均年增收6000多元,预计今年该镇将有150多户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帮助精准扶贫村张湾村找到了蔬菜种植,韩桥村找到了食用菌种植,张屋、旺禾两个村找到水稻良种繁育等产业增收渠道。
千人桥镇张湾村是舒城县精准贫困村之一,该村立足沙壤土质适宜蔬菜种植优势,号召农户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今年6月份,由村支部牵头,全村20多个蔬菜种植大户参与成立了张湾村南河蔬菜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管理,技术信息共享,有力提升了全村的蔬菜种植规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全村50%以上的耕地种植蔬菜,10亩以上种植大户20多个,年产莴笋、马铃薯、毛豆、地瓜、茄子、萝卜等蔬菜2000多吨。已成为舒城及周边地区小有名气的蔬菜种植村,南京、合肥等市场上的蔬菜贩子常年到村收购,蔬菜已成为全村农户创收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今年蔬菜市场行情走俏,该村部分菜农纯收入10万多元。
叶玉增是千人桥镇精准扶贫村韩桥村的蘑菇种植大户。2015年,韩桥村通过小额扶贫贷款,帮助叶玉增扩大蘑菇种植规模,引导周边群众种植蘑菇。叶玉增说:“种植蘑菇,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年均每亩纯收入5、6千元没有问题。”今年已有4户群众跟他学种蘑菇,已累计发展面积5亩多。“目前蘑菇长势不错,市场收购价每公斤7块多,看样子今年每亩纯收入6000元没问题。”田藕种植技术含量不高、简单易学,十分适宜贫困户种植。去年以来,该镇精准扶贫村张屋村田藕种植大户陈桂林通过引进田藕种植新品种、新技术,实现平均每亩纯收入4000多元,示范带动全村6个在册贫困户种植田藕80多亩。
据该镇副镇长许自才介绍,产业扶贫是该镇实现户脱贫、村出列的重头戏,全镇已建立优质粮油和蔬菜种植、特色水产和家禽家畜养殖、苗木花卉培育和木材加工等各类专业合作社26个、示范基地52个,示范带动182个在册贫困户成为会员,并实现了脱贫。当下,该镇正在帮助4个精准贫困村及部分贫困户建设光伏电站,预计12月份启动建设。建成后,每个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左右,户均年增收3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