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让城市可持续发展

  (上接一版)

  另外,我市还出台《关于城市再生水试行销售价格的批复》,鼓励市政园林、环卫等用水单位使用再生水,直接使用再生水的,免征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仅此一年可替代自来水200多万吨。

  科技节水塑品牌

  我市自创建节水城市以来,立足“科技节水,智能管理”思路,顺应“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城市节水管理新模式,投入近500万元构建节水信息管理系统,完成公共供水计划用水户智能远传电磁水表全覆盖,节水信息的大数据管理和计划用水户远传监控系统走在全省前列,成为我市节水的突出亮点。节水信息管理平台和远传水表的导入,实现了计划用水户、公共供水企业、节水管理机构三方面数据的无缝衔接,将多方掌握的数据和动态信息数据紧密结合,打破各方“信息孤岛”,让数据资源交融,从而形成数据与流程融合、业务处理的闭环管理。目前已为310个计划用水户和200多个特种行业用水户安装了远传水表,通过实时、精确地监控用水大户的用水情况,精准发挥计划用水管理的行政调控和指导作用,并采用可视化的方式,有机地整合供水和节水信息管理平台,形成“城市节水物联网”,对海量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通过远传水表在线监测设备,有关部门可以实时感知用水户的用水状态,为作出相应的处理结果提供决策建议。

  为更好地向用水单位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市城市节水办还将微信公众号和节水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整合,打造“节水微管家”服务平台,用水户足不出户即可实时查询本单位用水计划、用水量、超计划加价水费欠缴情况及水平衡测试等信息,大大提高了节水管理工作的效能。

  水清如许在源头

  近年来,我市城市发展迅速,用水量在节节攀升的同时,污水处理形势也日益严峻。污水处理重点要防御,源头抓治污。1999年,我市开始筹备水污染治理项目,对城区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先后投资40多亿元,对苏大堰、凤凰河、淠河等河道进行清淤、生态护坡、沿岸建设绿化景观带,同期又相继建设了两座污水处理厂、10座污水提升泵站、4座一体化截污泵站、1座污水管网监控中心,已承建完成城区污水主管网约300公里,日污水处理能力多达14万吨。治污项目的建设使用减轻了淠河及淮河的水污染负荷,水环境质量达标率为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8.29%。

  为有效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治理水污染,我市自2008年实施雨污分流工程,截至目前共完成七期改造项目,铺设管网约46公里,涉及82个老旧小区。正在实施的小区雨污分流七期二标段改造工程自2015年11月中旬开工,包括春苑新村、华龙新村、金桥花园等14个小区及大别山西路、梅山路、平桥路雨污水管网升级改造、站前新区泵站电气和自控改造以及设置南华路排放口一体化泵站等,将陆续在合同工期内完成。全部完工后,雨污管网覆盖率达到81.67%,远超国家雨污管网覆盖率60%以上的标准。

  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是我市保护水资源的又一途径,先后出台了《六安市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等多个规范性文件,对所有深井一律实行限量开采,并征收水资源费,实行取水许可和开采回灌制度。

  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创建工作,我市各项考核指标有效提升,基本条件符合创建要求,基础管理指标、技术考核指标,基本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

 

 选择年月
<2016年1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1234
567891011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震惊!驻日美军瞒报数百起环境污染事件⊙韩国举行第四轮万人规模烛光集会⊙坚挺“主心骨” 凝聚“战斗力”⊙印度北方邦火车脱轨事故 已造成103人死亡⊙瑞士军方就其战机接近俄专机事件作出解释⊙节水,让城市可持续发展⊙声明⊙2016年舒城县桃溪镇红光等村7个新增耕地项目和杭埠镇河南等村6个新增耕地项目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