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在陈崇礼将军家釆访时,他的女儿拿出了一张珍贵的老照片。照片上,站在前排的两个小男孩,衣角上的破洞格外惹眼。“这是一张摄于1968年的全家福,当时父亲任四川省内江军分区司令。前排的两个小男孩是我的二弟和三弟,手拿《毛主席语录》挡住了衣襟处的破洞,但衣角上的破洞实在是挡不住。现在我的儿子看到这张照片,还是不愿相信,舅舅们怎么会穿这么破的衣服。但当时的真实情况就是这样。”陈先伶说道,“父亲经历了大半辈子的革命和战争,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作风,也一直教育我们生活要简朴。小时候,我们家的家教是当地出了名的严格。我是长女,下面还有四个弟弟,我们兄弟姐妹从小就穿打补丁的衣服,只要鞋子衣帽不算太烂,父亲就会让母亲给缝补缝补将就着穿。老大穿不了的衣服老二穿,老二穿不了再给老三,就是这样一直传下去。因为我是女的,为了能让弟弟们能接着穿我穿小的衣服,所以小时候我穿的衣服都是偏中性款式,深色系衣服。”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优良作风得到最真实的体现。
采访中,多位老红军的后人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父辈们的可贵品质,那就是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有坚定的革命意志,艰苦朴素、不计得失、无私奉献。这些可贵的品质正是长征精神最真实的体现,也是他们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长征精神永传
“我父亲的一生都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为有这样的一个父亲感到骄傲和自豪,我愿意用我的实际行动去继承和发扬父辈们身上的长征精神。”窦尚初(霍邱姚李人,1929年参加革命,离休前任四川省内江军分区司令员)之子窦江南坚定的跟记者说道。窦江南,自己也是个名人,许多媒体曾争先报道过他的事迹,被多家媒体称作为“抗癌勇士”。1997年,窦江南检查出癌症,没接受手术治疗,放疗化疗,7个月后就出院了。患病后,身高1.8米的他,体重下降到50公斤。与其等死,不如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于是窦江南花了1.8万元买了一辆微型小货车,并改装成房车,用了7年时间环游中国边境,总行程8万多公里。“沿途的路况比我最初想象的要差很多,许多地方不是悬崖峭壁就是崎岖狭窄,在路上行驶让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独自在外,遇到危险的路段,我却总是镇定自若地驾驶着自己的小货车。陡峭的山路只有我那辆小货车行驶过的痕迹,恐惧感油然而生。这时,我总会想起父亲长征时的经历,这让我明白这是生与死的考验,一定要战胜一切困难和恐惧。最终,我闯过了一个个艰难险阻,走过了许许多多危险坎坷的路段。”窦江南回忆道。现如今,窦江南比正常人活得更精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励了许多癌症患者,让他们唤起了生的希望,不放弃梦想。
“那时候父亲和许多红军一样,一直坚定着革命一定会胜利的信念,跟着共产党为人民、为新中国战斗不止,他们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家人利益。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是中华民族精神最闪亮的一部分。”胡继成儿子胡建军感慨地说道,“我认为,红色精神能够帮助后代更加清楚地明白新生活来之不易,这个精神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承和发扬,还需要从娃娃抓起。”
“六安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四川人民同样为中国革命奉献了一切。”成都市市委党史研究室巡视员沈利在采访中表示,整个红军长征经过了15个省市区,在四川省境内行进1.5万里,红军长征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团结一心、顾全大局的宝贵精神财富也将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