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这也是学校结合校训精神和当地资源,为学生们专门开辟的艺术课堂的学习成果。”祝长龙告诉记者,根据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高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口号变成行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行为得到内化,逐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的精神。
据了解,邛崃市委、市政府划拨专项资金外聘教师和添置设备,为这些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提供免费托管服务,并通过教师走课、名师结对帮扶,让教师快速成长,广泛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
11岁的6年级学生王书涵家住高何镇,自小听着爷爷奶奶讲述红军的故事长大,“我听奶奶讲,当时红军叔叔还在我家的老房子过过夜,现在房子不在了,但奶奶讲的这些事情我都还记得。”王书涵告诉记者,身在红军小学,她和同学们更能体会到红军长征精神,要不怕苦难、勇于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