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网购警惕商家三类虚构信息

  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专电(记者 钟雅 熊琳)“双十一”网购火热持续,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提醒消费者,网购应警惕虚构比价信息、虚构优惠幅度以及虚构结算价格等三类虚构信息,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虚构原价是网络商家进行价格欺诈的最主要方式,占涉及价格欺诈的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的90%以上。”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长王国才表示,一些店铺在销售网页上标示现销售价格后,以较小字体标注原价价格,而所标示的原价缺乏依据,并不实际存在;一些商家为规避关于原价的界定,将比价信息标注为“一口价”“专柜价”等模糊概念,造成消费者在比对价格时无法正确评估降价幅度。

  王国才表示,消费者还需谨防虚构商品的优惠幅度。相较于标注原价,直接标注优惠幅度能让消费者更直接感受到促销力度。例如经营者标高原价,声称现销售价格为原价的几折,而实际上按照现售价所计算出来的原价高于商品原价。

  此外,一些商家标注的结算价格高于标示价格。法官介绍,限时抢购、限量团购等促销方式为网络购物平台多见的促销方式,一些商家以低价招揽消费者下单,在结算时以高于标示的价格结算。经营者一般以“限时”“限量”为由,要求消费者在指定时间内下单并完成支付。消费者从决定购买到支付货款的时间较短,且基于网络支付的便捷,消费者在结算支付中容易忽略结算价格与标示价格之间的差距。

 选择年月
<2016年1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1234
567891011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破医改难题,“三医”联动如何联⊙快递业积极应对“双十一”⊙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双11”阿里交易额6分58秒破百亿⊙“双十一”网购警惕商家三类虚构信息⊙让关爱的阳光精准洒到每个留守儿童身上⊙河南招募万名“爱心妈妈” 帮扶留守儿童⊙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币发行⊙四部门建立信用保证基金让东北玉米“有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