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医改难题,“三医”联动如何联

  新华社记者 王宾

  编织全民健康的民生大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近日,中办、国办转发《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指出,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和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工作机制,为深化医改提供组织保障。

  深化医改,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是关键。那么,“三医”应该如何联动?

  降药价补医价:

  联合为破除以药养医“抓方”

  当前,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已扩至200个,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持续下降。然而,“看病贵”仍然是一些百姓的心头之痛。药价虚高,迷乱的是一些医院的“姓公”本质;一些医院逐利,冷落的是群众的获得感。

  降低药价,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是关键,更是医改系统工程的突破口。意见中提到,福建省三明市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减少药品中间流通环节,通过实行药品限价采购、严格控制医师处方权和抗菌药物使用、挤压药品耗材流通使用环节的水分,而腾出的价格空间用于重点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项目价格,并做好与医保支付政策的相互衔接。

  而为在保证医院公益性导向的同时调动医务工作者积极性,意见以江苏、福建等地试点改革为例提出,各地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设立岗位津贴、生活补贴、科研津贴、延时加班补贴、夜班补贴等项目,收入分配时重点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风险度高等医务人员倾斜。

  分级诊疗加价格强化:

  破解看病“老大难”问题

  新一轮医改,使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明显提升。统计显示,全国有超过一半的县开展了基层首诊试点,县域内就诊率达八成以上,80%的居民15分钟能够到达医疗机构,12大类45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覆盖居民生命全过程。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大医院“一号难求”、小诊所门可罗雀,基层群众看病出现“冷热不均”。

  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指出,为促进居民基层首诊,相关试点城市应启动“1+1+1”组合式服务,即居民在与一位家庭医生签约的基础上再选择一家区级、一家市级医院就诊。同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补强基层短板,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意见指出,为对形成合理就医秩序进行补充,各地应调整医疗项目,适当拉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的价格梯度,建立家庭医生医保费用管理平台,掌握签约居民在二、三级医院的就诊记录,医保报销政策向按规定转诊患者倾斜。

  坐实医保基金:

  保基本功能,强外部制约

  统计显示,在全民医保制度基本建立的情况下,我国基本医保参保率固定在95%以上,覆盖人口超过13亿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面推开。而作为管理医保的重要抓手,医保基金“跑冒滴漏”时有发生。

  梁万年表示,今后,医保基金中心可统筹负责监督管理、医疗服务价格谈判、药品耗材联合采购与结算等职责。这将有利于发挥医保对采购药品的集中支付功能,也有利于加强对医院和医生的监督制约、规范服务行为。这样一来,医院只管“点菜”,不管“买单”,彻底切断医院与药品供应商之间的资金往来。

  与此同时,梁万年建议,医保中心实施重点药品监控,抑制过度医疗,使医保在“三医联动”中发挥杠杆作用。在此基础上,各地还可打出“建立现代医院管理体系、优化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等组合拳,这将实现医保基金扭亏为盈,药品招采趋于合理,过度医疗受到遏制。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专家认为,啃下医改“硬骨头”,需要打出“组合拳”。只有做好“三医”联动改革,才能在涉入深水、爬坡过坎的攻坚期,下好助力健康中国、普惠民生的这盘大棋。

 选择年月
<2016年1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1234
567891011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破医改难题,“三医”联动如何联⊙快递业积极应对“双十一”⊙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双11”阿里交易额6分58秒破百亿⊙“双十一”网购警惕商家三类虚构信息⊙让关爱的阳光精准洒到每个留守儿童身上⊙河南招募万名“爱心妈妈” 帮扶留守儿童⊙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币发行⊙四部门建立信用保证基金让东北玉米“有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