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政策让科技成果“瓜熟蒂落”

  罗争光 杨维汉

  从全国人大常委会日前审议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执法检查报告看,这项新修订的法律施行一年多来,为科技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提供了良好法律保障,但要实现科技成果“瓜熟蒂落”,依然要深入抓落实、动真格、见实效。

  众所周知,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再到形成生产力,流程很长,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让它在转化应用的过程中“流产”。良好的制度保障,就是要当好科技成果的“接生婆”,让成果顺利落地。

  执法检查报告中透露出可喜的信息,自去年8月这部法律修订以来,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显著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大幅增长。例如,仅2015年,高校、科研机构就输出技术合同9.8万项,成交额达到874.7亿元。

  然而报告也明确指出,新修订的法律在贯彻实施中,仍然面临诸多现实问题:政策保障没有很好落实、资金投入没有完全到位、转化能力没有达到要求、人才激励没有充分生效。

  问题出在哪里,加强和改进工作的重点就在哪里。当务之急是不能让法律空转,各地方各部门要针对科技成果落地不畅的症结,制定好与法律相衔接的配套制度,为政策落地设定更为明确、更有操作性的路径。要通过监督检查督促责任落实、及时整改推进,真正让好的政策给科技成果落地当好“接生婆”。

  同时,在转化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的积极作用,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创新需求向企业聚集、完善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在资金保障方面,既要持续地投入资金,又要把钱科学合理“用在刀刃上”,用在基础性、重大性项目和关键环节的支撑上,用在对广大科技人才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热情的调动和激发上。如此,好的政策才能帮助科技成果实现“顺产”。

 选择年月
<2016年1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1234
567891011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不恋城市恋乡土——裕安区平桥乡复旦学子张绪超回乡创业的故事⊙走过风雨,七彩山鸡歌更欢⊙好政策让科技成果“瓜熟蒂落”⊙嫌工人不服管 拒付工资获刑⊙图片新闻⊙燕子河大峡谷跻身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霍邱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创新高⊙金安区全面实施“两证整合”⊙斑竹园镇获“省级生态乡镇”称号⊙全军乡“三倒”工作法助力脱贫攻坚⊙木厂镇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