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孩子成长无忧——裕安区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侧记
袁园 本报记者 程传军
走进裕安区罗集乡松岗学校校园,一座崭新的教学楼映入眼帘,平整的水泥路两旁树木葱郁,花坛里的花草修剪一新,宽敞的操场上摆放着各种运动器材,应有尽有,旁边是一座干净整洁的水冲式厕所,位于学校后方的是五层的学生宿舍楼和学生食堂。不是亲眼目睹,谁也不会相信在这样偏僻的地方,会有这么漂亮的一所学校。据介绍,以前的校园可不是这样,校园里破旧不堪,下雨天泥巴路坑坑洼洼,操场上杂草丛生,破旧的老式厕所散发难闻的气味,更别提食堂和宿舍楼了。松岗学校是如何实现全新改变的呢?这不得不提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2007年以来省政府实施的教育民生工程之一。国家按照学生数进行拨付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等方面正常运转,包括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国家规定课程教科书(含正版学生字典),对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资金。通俗地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不仅上学免费了,农村的学生能免费领到教科书,家庭贫困的孩子还能申请贫困寄宿生补助。随着国家进一步完善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这项政策将惠及更多的义务教育段学生。
党的政策好,一个都不能少
初秋的天还蒙蒙亮,教室里早已传出朗朗的读书声,陪伴在孩子们身边的是他们的班主任卞老师,他总是充满慈爱地看着学生,感受学生的点滴成长。卞老师在这个偏僻的乡村学校里工作了30多年,是一个村民口中有好口碑的老教师。“一个都不能少”是挂在卞老师嘴里的一句话。前几年,每逢开学季节,总有几个学生迟迟没有报到,走访家庭才得知,是辍学外出打工。每每这时,他的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蔡荣添是松岗学校的一名学生,家住罗集乡储渡村,父亲患病去世,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无生活来源,常年患病,本准备外出打工的蔡荣添,却从卞老师那听说了好消息,卞老师告诉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现在上学免费,免费领到教科书,学校还给他申请了625元的贫困寄宿生补助。当拿到寄宿生补助费的时候,他的爷爷来到学校激动地说:“我的孩子啥都好,就是命苦,这下好了,我的孩子有救了!”
像蔡荣添这样家庭贫困的孩子重新回到校园读书的例子不胜枚举。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以后,农村的学校生源得到了巩固,村里的孩子再也不用担心学费而辍学打工了,这是作为老教师最大的欣慰。
老校长的感慨:农村学校不比城里差
“政府重视我们农村,每年都有新任特岗教师的到来,新的老师给我们学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更多创新的元素。”姚校长由衷地说,“政府对农村偏远的教师给予补助,提高了农村教师的待遇,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我们的学校发展了,教学质量提高了,今年还有很多的回流返校学生,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仅稳定了生源,还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中午孩子们在食堂里吃着香喷喷的饭菜,有说有笑,不时有欢快的笑声传出食堂。“随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学校的经费有了保障,学校纳入标准化建设项目中,近两年新建了食堂、学生宿舍楼,孩子们再也不用在教室和走廊吃饭了,刮风下雨也不怕了。而且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这项政策马上就要覆盖,相信不久,学生就能在食堂里吃上更丰富、更营养的饭菜了。”说到这里,姚校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他还说:“现在学生的宿舍安装了自来水管道,卫生间都很干净,每人一个床铺,比我们家里的条件还好,这在前几年是想都不敢想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心里放心,有了贫困寄宿生补助政策,家庭贫困的孩子每学期可以享受625元的生活补助,这项政策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也的确让贫困的孩子可以免除生活上的担忧,把精力全放在学习上。”
农村娃欢喜,学校就是欢乐园
听说再过两天学校就要举办秋季运动会了,体育老师在给孩子们训练。五年前,这里还是废土丘,高低不平、坑坑洼洼,下雨天到处泥泞不堪。现在大变样了,笔直的跑道、漂亮的篮球架,还有乒乓球桌……这都是属于孩子的乐土。
下午的课程也丰富多彩,每间教室都有班班通,上课时老师制作的精美课件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一些没见过的新奇事物都可以从多媒体展现出来;物理课和化学课,老师可以带着孩子们去多功能教室,一个个实验让孩子们感受到科学的神奇,激发了他们求知的渴望,校园成了孩子们的“欢乐园”。
随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加大了对农村薄弱学校教学设备的投入,为农村中小学添置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图书、班班通、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使农村的孩子可以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着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乐趣。
高度重视,组织保障
松岗学校的改变仅仅只是裕安区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受益学校的一个缩影,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今的农村学校,大到整个校园环境、校舍建设,小到体育实施、图书配备,和7年前相比,无一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裕安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在各级政府重视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顺利实施,稳步推进。区教育局成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实施办法、宣传方案、督查制度、预算编制等文件,把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落到实处。区政府与教育局,教育局与学校都分别签订了工作责任书,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责任,为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现如今,裕安区已建立科学规范的中小学预算管理制度,规范了中小学经费管理。不断加强财务管理,按时向财政申请义务教育经费并及时下拨各校,保证了学校正常运转。将学校收支实行集中核算,实行财政、教育“双审核”制度,对照预算严格审核把关开支范围与标准。各学校建立健全了相关的内控制度,加强民主理财,实行财务公开,接受师生和群众监督,保证学校支出严格按预算和规定执行。各校民主理财小组参与学校重大经济决策和采购等事宜,在教职工会上公布详细情况并公示。同时严禁再向学生收取其他任何费用,从源头上堵塞学校“一边免杂费,一边乱收费”现象。
2016年裕安区全区共有84191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免除学杂费补助公用经费,免杂费补助公用经费计6486.23万元,58617名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生拿到了免费教科书,2016年全区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250万元,受益惠及2000名学生。2016年,裕安区校舍维修资金总计1370万元,维修改造总面积24118平方米,8月底,区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已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安全隐患得到排除,功能配套更加完善,确保师生安全,极大改善了办学条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让校园焕然一新,让学生享受着教育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