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最早的那首歌

  沙明

  我爱“老歌”

  1964年,我小学4年级,那时学校开始组织学生们观看革命历史影片,我记得我看的笫一部电影就是八一电影制片厂1963年拍摄的故事片《怒潮》。从那时起,我爱上了老电影,更爱上了电影中的插曲《送别》。

  “送君送到大路旁,君的恩情永不忘,农友乡亲心里亮,隔山隔水永想望。送君送到大树下,心里几多知心话,死里逃生闹革命,枪林弹雨把敌杀。半间屋前川水流,革命的友谊才开头,哪有利刀能劈水,哪有利剑能斩愁。送君送到江水边,知心话儿说不完,风里浪里你行船,我持梭标望君还”。

  《送别》这首歌,是在影片中农友们含泪相送他们的领路人罗大成时,渔鼓老人唱的一首凄楚、悲壮的送别曲。它是一曲充满友谊深情的歌,歌曲层层抒发了处在革命关头的农友乡亲,送别受错误路线排挤打击、被迫离开战斗岗位的革命领路人时的感人情景,表达了他们对革命领路人的崇敬、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愤懑、对胜利的向往以及与战友话别时的苦痛惆怅等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心情。

  这首歌痛而不悲、忧而不伤, 歌声将主人公错综复杂的感情深沉地交织在一起,抒发了革命人民对党对战友的深情厚谊。歌曲在烘托电影主题、创造气氛表现主人公内心情感等方面起到了突出作用,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流行全国,成为多年来久唱不衰的电影歌曲。

  其实那时候懵懵的我,并不完全理解这首歌的真正涵义,只知道这首歌深沉好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我慢慢地对这首歌有了更深层的领会,以至在一些战友、同事、朋友的聚会和分离时,往往倾述表达自己依依难舍的感情时,我就会唱起这首我记忆最早会唱的歌,因为我觉得这首歌最能代表和寄托此时的心情,歌唱中全身投入,情融交合,溢于言表,仿佛进入深深眷念的意境中……

 

 选择年月
<2016年1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1234
567891011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屈子学画——记叶集区书画爱好者屈大羽⊙社区达人秀来了⊙文化视界⊙记忆最早的那首歌⊙文化短波⊙爱的光芒照耀人类——张烈鹏诗集《诗意的成长》之管窥⊙到书里面住一住⊙雨后⊙最是书香能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