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鲁艳艳 杨秀玲
“过去到省里医院就医的治疗费用报销很费事,一时拿不到手,还要找亲戚朋友借钱。自从有了网上结算就快多了。”这是霍邱县临淮岗乡顾台村村民陈仁堂的心里话。老陈今年66岁,患肺结核病十多年。去年以来,他花去治疗费用3万多元,新农合先后给报销25000多元。霍邱县借助科技力量,建设起了数字化服务系统,将百姓的计划免疫、健康指标、慢性病诊疗、医院的病历信息资料等全部存储到数字化系统,使就医者的档案一目了然,真正做到便民、利民、惠民。
霍邱县委、县政府一直把民生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今年年初,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16年35项民生工程工作的意见》,出台各项民生工程配套政策文件。县政府与32个乡镇、开发区和18个县直牵头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细化分解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强化保证措施。鉴于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充实了协调小组及办公室,各乡镇和部门也相应调整充实了组织领导机构和乡镇民生办。
为确保民生工程顺利推进,霍邱县牢固树立民生财政理念,积极调整支出结构,优先安排和及时足额落实民生工程配套资金。年初按照市下达任务,县财政预算足额配套资金3.7亿元,并通过多渠道筹集、整合项目建设资金,如整合涉农资金3亿多元,有力支持了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城投公司贷款平台筹资1.1亿元,支持1197户棚户区改造。加快民生工程资金拨付和支出进度,截至目前,上级到位和县级配套资金已按序时进度拨付到位,有力保障项目实施资金需要。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按照《霍邱县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规定执行,实行专户管理,对补助救助类项目,严格规范操作,按序时进度支付;对工程类项目,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实行县级报账,加快项目实施。同时,该县还成立6个民生工程督查组,从今年5月份开始,按月进行督查,县政府督查室和县民生办不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和暗访督查,及时发现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年初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下发整改通知单,一项一项整改到位,限时销号,切实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通过督查、通报和调度,切实加强过程管控,推动全县民生工程健康实施。
怎样才能让民生工程更加规范,让百姓真正得实惠,霍邱县注重规范操作程序,对发放或补助到人项目,做到政策公开、程序透明、支付到人、及时足额打卡发放。按月按季发放的,分别在月上旬、季首月发放到位;对保险报销类项目,简化操作程序,加快补偿流程,及时兑现到位;对工程类项目,严格执行"十制"管理,逐一抓好抓实,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规范基础工作,全面推行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乡镇和县直部门按统一模式搜集项目招投标、监理、竣工验收等各类软件资料,整理归档,装订成册。
“民生工程也是发力工程”。今年以来,霍邱县在开展民生工作中将民生工程与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把民生工程做成百姓的“民心工程”,而且将其打造成核心增长极的“发力工程”。围绕“民生强县”目标,该县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加大民生投入,民生工程惠及全县160万城乡居民,有效地缓解了群众生活难、看病难、上学难、出行难、住房难等一系列难题,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