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大变样 百姓心欢喜——霍邱县“三线三边三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 鲁艳艳 杨秀玲
在霍邱县城关镇十字街做装潢生意的刘英,每天开门第一件事,就是把店里的垃圾挪到门口的垃圾箱旁,方便环卫工上门拉运。“打开门窗,没有了以往的喧嚣和尘土味,而是一阵阵清风扑面而来。”望着店前整洁的街道,刘英笑着对记者说。
今年以来,霍邱县“三线三边三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总结过去两年整治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抓好一个巩固、抓实三个重点、实施六项工程”的总体目标,即巩固“两线四口”(105沿线、310沿线,城区出入口、县际出入口、高速出入口、阜六铁路霍邱站站口)环境整治;抓实集镇和美丽乡村中心村环境综合整治、县乡公路环境综合整治、矿区环境综合整治三个重点;实施绿化提升、农村清洁、饮用水源地保护、广告标牌整治、废旧物资回收站点整治、物料堆场整治六项工程,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根治顽疾扮城乡
“现在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城区广场、街道干净整洁,城外也变得比以前好看多了。”这是霍邱县一位退休干部对环境卫生整治成果的评价。目前,霍邱县“两线四口”巩固提升,集镇和美丽乡村中心村、县乡公路、矿区环境综合整治正有序推进,部分重点项目已经启动,105国道、310省道两条文明示范线和实施环境综合提升项目的16个集镇环境进一步改善,同时,确定在18个集镇建成区,实施美丽乡镇建设,兴建农贸市场、停车场、休闲广场、绿化带等基础设施,完善集镇功能。
截至目前,霍邱县重点实施了霍陈路、105国道、连矿大道、济广高速北段、310省道众兴集段绿化提升工程,新建左单路、城区外环路森林长廊;续建城南湿地公园、城北植物园,完善提升城东休闲园项目绿化提升,新增绿化面积5600亩;新修订了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县财政预算较去年增加300万元,提高了对重点区域、集镇、美丽乡村中心村和垃圾转运的奖补标准,力求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并一律转运城北填埋场;制订了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计划,开展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企业排污情况督查,对20多家违规畜禽养殖场进行了整治。重点对G105、S310、罗花路和县城广告标牌进行集中整治,整治落地、破损标牌,增加公益广告,拆除县城高架广告牌12个。近期,根据市里统一部署,在G40、G35新设置公益广告118面;对全县126家废旧物资回收站点进行摸排,对其中68家加强规范管理,落实围挡,清除周边垃圾杂物,对下余回收站点也将加强整治,逐步规范管理;对国省道沿线和各地集镇违规堆放的砂石场、建筑材料堆,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了整治方案,能取缔的取缔,能迁移的迁移,不能取缔、迁移的,必须离路肩21米,中间设置绿化带或围挡。现在,部分堆场已进行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对运输砂石的车辆加强了管理,严禁超限超载、抛撒砂石、带泥上路。
干群联动绘美景
美好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治理和维护。今年以来,霍邱县白莲乡逐步配套完善环卫等设施,新修了街道下水管道5000米,新建集中居民点垃圾池165个,配备垃圾桶400个,垃圾小车17个,环卫硬件逐年提升,脏乱差现象基本消除。同时,为强化拆违和管理,保持环境整洁有序,乡村干部齐抓共管,划片包干,严格奖惩,整体推进,乡里不定期组织人员和机械对主要道路周围环境卫生、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不良现象进行综合治理。“往日超市购物,各类车辆随意乱停门口,既拥堵又影响生意,现在通过综合治理,车辆有统一停放地点,来购物的人们井然有序,购物者开心,我们更舒心。”霍邱县白莲乡街道华联购物中心负责人感慨地告诉记者。白莲乡按照全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优环境、提形象、惠民生、促发展”的原则,积极打造新农村美好家园,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