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军

一群飞鸽在大别山上空盘旋萦绕,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陈力摄于金安区大别山石窟景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把促进社区和谐作为构建和谐城市的切入点。建设和谐社区,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证,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持、良好的文化条件。社区文化建设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当今人们对于物质指向较为明确而一些人们精神指向相对迷离甚至缺位的情况下,构建好社区文化这一平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启迪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显得十分重要。
坚持正确方向,体现核心价值。社会文化是由多种文化内容和文化形态构成的,要想使多元的内容和形态构成和谐文化的有序集合,就需要一种主导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突出重点,抓住根本。将这种价值体系融入社区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是构建和谐文化的首要任务。
强化创新意识,丰富文化内涵。社区文化作为我们党在新时期新阶段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和特征。为此,应着眼于“六个新”:一是要树立新理念,即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建设观和“共创和谐、共享文化”的人文理念;二是要找准新定位,即把社区文化的目标锁定在“培育理想、倡导精神、理顺情绪、服务需求、营造环境”上;三是要探索新模式,即重点培植、总结和谐社区文化示范性工作的模式;四是要打造新品牌,即通过社会化的组织形式,将具有时代特征和区域特征,并深受社区群众喜爱的特色活动固定下来、延续下去;五是要建立新机制,即在完善和谐社区建设运行体系的前提下,指导各社区围绕资源、环境、阵地等方面建立相应的制度;六是要寻求新支撑,即通过上述新的思路和举措,努力使和谐文化建设纳入一个全新的发展轨道。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参与热情。要让群众认识到,群众既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又是享受者、受益者,使“人人享受文化”这一人文理念转换为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多种文化形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为此,要在理念上克服“一揽子”包办、代行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并根据居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确立活动的着眼点,体现全民性、自主性;要在内容上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并鼓励基层的首创精神,调动居民群众的参与热情,使群众由参观者转为参与者和组织者。
广纳建设资金,力求投资效益。一是端正政府投资方向,本着面向大众文化,高起点、多层次、多功能、有计划地构建文化基础设施,尽量避免过于重视精品文化设施建设而忽视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或是搞一些中看不中用的项目。二是在继续发挥政府投入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鼓励社区单位捐资、热心居民捐款。三是充分利用本社区企、事业单位及个人优势,通过各种方式对社区文化建设输入资金,鼓励集体、私人投资兴办社区服务实业,特别是要积极争取一些在社会上有名望的民营企业家、社区精英积极参与并支持社区文化建设,以实现政府、企业的“双赢”。四是利用社区现有文化设施优势,实施有偿服务,自筹资金。建设资金的投入属于“硬件”,是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要求,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整合文化资源,加快“角色转换”。要充分挖掘驻区文化智力资源,积极优化环境,主动争取驻区高校院所、研究机构、文艺团体的指导和支持,吸引社会名人参与区域文化建设,提升社区文化品位,彻底摒弃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人”的思想观念,强化“共建共享”的社区意识;要注重发挥志愿者的奉献作用,并以他们为骨干,模范带头,积极影响,促进社区文化的全面普及;要注意净化文化市场,加强网吧、棋牌室等的管理,使社区文化资源得以优化,营造共享和谐文化的温馨环境。
加强协调管理,提供保障机制。一是要探索建立组织领导机制和工作创新机制,切实把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和谐城区建设的整体系统;二是要积极探索建立联动机制和支持系统,通过出台相关奖励政策,实施“文化共享工程”,鼓励吸纳社会资源,参与支持社区文化建设;三是要多渠道开发公共文化空间,推动社区文化阵地向标准化、功能化方向发展;四是要加强对区域内各类文化场所的管理和开放,提高居民文化生活质量;五是要创新机制,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智力优势,大力培训群众文化人才和队伍。
(六安市金安区中市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