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 惠民便民我市公交事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本报讯(徐婷婷 赵玮 记者 程传军)我市城区公交运营体制改革以来,市公交总公司以创建全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为契机,统筹利用省、市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及企业自筹资金,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线网优化、智能公交、城乡一体化等工程,城区公交系统整体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公交出行环境和质量明显改善。

  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调整《公交规划(2011-2030)》,加强政策、资金、土地等机制保障,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目前,城区公交线路已达22条,线路总长237.1公里,线网覆盖率达70%,运营公交车438辆,其中,清洁能源车60辆,通过公开招标采购226台新能源公交车和洗车机等配套设施,城区公交黄标车将全部淘汰;全市共有公交换乘中心和场站14处,公交停靠点625个,港湾式站台161座,东、西、南、北4个首末站全面建成,解决了过去临时调度点车辆停放难、掉头难以及公交站场空间不足等问题。今年以来,市公交总公司推动中心城区公交线路向周边乡镇延伸,协助开通了茶谷旅游观光巴士以及城区万达广场至周边乡镇旅游观光线路。

  科技引领,打造智能公交系统。我市公交信息化建设自2015年正式启动,目前,一期工程已于今年6月完成,通过前期调研、配套设施、车辆终端接入等阶段性建设,智能公交核心调度系统、公交企业ERP已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正在抓紧实施,截至9月底,已完成信息化指挥中心和7个场站监控系统建设,车载视频监控、一体机安装调试均顺利达标,全面实现了对公交车辆的实时监控和历史运行轨迹回放。加快“掌上公交”手机APP开发进程,通过实现手机查询公交线路、时刻及到站信息等功能,使广大市民公交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竭诚服务,树立行业良好形象。自2012年起,市公交总公司着力推动“服务创一流,安全争先锋”星级服务活动常态化,结合“微笑服务、温馨交通”品牌创建,以“美好六安·公交梦”活动为载体,不断提升公交司乘人员服务质量,大力争创省、市级“文明窗口”,涌现出一批“青年文明号”“工人先锋号”以及张继菊、李敦敏、吴明刁、潘丰等国家和省市先进标兵。加强公交秩序整治,规范公交车驾驶行为,严厉查处争道抢行、随意调头、违规停靠等行为,获得了市民群众的一致认可。

  热心公益,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加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公益宣传广告投放力度,利用公交车身、公交站台、车载电视等载体,深入开展中国梦、核心价值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讲文明树新风、未成年人保护等宣传。彻底清除了“莆田系”医疗广告以及非法商业广告。目前,我市公交车公益广告普及率达到100%。公交车载电视滚动播放创建公益广告总时长达到30%以上。

 选择年月
<2016年10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627282930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123456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绿色发展 惠民便民我市公交事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我市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稳步推进⊙图片新闻⊙市运管处携手社区开展文明创建宣传⊙市交通运输局全力推进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裕安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助力精准扶贫⊙坚定理想信念是做好政工的关键⊙关于和谐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