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区党员“联帮户”机制助脱贫

  本报讯(记者 沈春 通讯员 马国锋)今年以来,金安区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中,积极谋划、狠抓落实,创新建立党员“联帮户”制度,通过开展“三联三帮”活动,有效激发基层党员谋发展促脱贫的工作活力。目前,该制度在东桥镇莲花村试点后,已推广到东桥镇各村,取得较好效果。

  精选对象,党员身份“亮”起来。在充分摸底、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一批思想素质好、有一定帮扶能力的农村教师、医生、能人大户、实用人才等为联帮党员。乡镇党委及时将辖区内联帮党员的信息录入系统,并根据实际情况,分类建立联帮党员信息台账,对其进行跟踪管理,全程服务。基层党组织根据脱贫攻坚的目标和任务,结合脱贫攻坚作战图,确定不低于50%的预脱贫和未脱贫户。按照“自愿、就近、近亲”的原则,联帮党员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实行点对点联系,一对一帮扶。

  聚焦目标,工作方法“活”起来。印发了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三联三帮”活动目标任务。“三联”,即:联帮户主动联系贫困户,了解生产、生活状况及脱贫需求;积极联络包保干部,把贫困户脱贫需求反馈给包保干部;联手督促检查,及时落实有关脱贫政策及帮扶措施,确保取得实效。“三帮”,即:致富帮带,帮带贫困户发展生产,带动就业,实现贫困户增收;生产帮带,为贫困户家庭生产、生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智力帮带,向贫困户宣传脱贫攻坚及惠农政策,帮助贫困户树立脱贫信心。

  分类施策,帮扶力度“大”起来。针对致贫原因,精准帮扶,对缺资金、缺技术、缺能力类型的贫困户,安排种养大户、创业成功人士等能力强的党员与贫困户对接,通过大户带动、经济(土地)入股、劳务(服务)输出等措施进行致富帮带,促进产业发展。对“老弱病残”类型的贫困户,安排一批素质好的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就近或就亲党员与贫困户对接,以代耕代种等方式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困难。对“等靠要”类型的贫困户,安排德高望重、具有一定威信的党员和退下来的各村、组干部与贫困户帮扶结对,采取政策引导、道德约束、技能传授等措施,督促其守纪律、走正道、谋发展、讲文明,共建幸福家园。

  严格考核,工作热情“激”起来。按照“三看”的标准对“三联三帮”活动落实情况进行验收,看包保干部、农村党员与贫困户对接率;看包保干部、农村党员对贫困户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及脱贫成效;看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认可度及满意度。按照考评结果,每个村评选出3至5名帮联工作成效显著,贫困户认可度高的帮联党员,授予“帮联标兵”称号。同时,积极争取扶贫产业项目等扶持政策,适当对党员“联帮户”和帮扶对象在发展资金、技术指导、生产能力、市场经营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进一步激发联帮党员的工作积极性。

 选择年月
<2016年10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627282930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123456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市政协召开“加强对外交流,服务老区发展”对口协商会开创对外交流工作新格局⊙徽商大会知名企业参访团来皋考察⊙裕安区婚姻登记处实行“朝九晚五”制⊙单龙寺镇“四同步”推进基层党建⊙山村孩子喝上安全水⊙八旬老人的“民警儿子”⊙宣传城乡居保惠民生⊙金安区党员“联帮户”机制助脱贫⊙剪除楼市毒瘤刻不容缓⊙便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