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清新政治生态——五论学习贯彻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市第四次党代会鲜明提出,全力打好反腐倡廉主动战,努力构建政治生态清新高地,再次表明了市委惩贪治腐、正风肃纪,进一步推进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坚定决心。全市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营造清新政治生态的重要性、紧迫性,要坚决贯彻市委的部署要求,进一步严明纪律规定、转变思想作风,使我市政治生态环境焕然一新。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民风的综合体现。政治生态好,人心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当前,我市正处于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决战决胜阶段,面临许多新任务、新挑战、新问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造福人民群众,就必须进一步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把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这是全市上下的共同愿望,也是全市党员干部的共同责任。

  营造清新政治生态,就要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党委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者、执行者、推动者。各级党委必须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以问责常态化倒逼履职规范化,坚持制度治党,杜绝制度空转,严防“破窗效应”,真正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就要狠抓思想政治建设,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经常性教育为抓手,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真正做到在党言党、在党护党,努力打造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就要深化作风建设,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推动中央八项规定和省30条要求、市20条意见贯彻落实,密切关注“四风”问题的新形式新动向,盯紧重要领域、重要问题、重要节点,确保作风建设长流水、不断线;就要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始终保持反“四风”、正党风、反腐败、倡清廉的战略定力,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咬耳就咬得痛、扯袖就扯得紧、红脸就红得透、出汗就出得够,探索完善“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工作,坚持无禁区、零容忍,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加大对发生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查处力度。

  建设幸福六安不仅需要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更需要清新的政治生态。坚定不移惩治腐败,驰而不息正风肃纪,把营造清新的政治生态内化为信念,外化为习惯,固化为制度,持久发力,久久为功,这必将进一步激发弘扬红色精神、致力绿色振兴的巨大热情,必将进一步凝聚建设幸福六安、决胜全面小康的强大合力。

 选择年月
<2016年10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627282930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123456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孙云飞会见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一行⊙中至信家居(安徽·叶集)工业园正式落成⊙孙云飞会见徽商大会知名企业赴我市参访团⊙毕小彬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观摩会上强调谋准谋实三农工作发展目标 确保各项任务按质按时完成⊙我市创建第四届省文明城市考评情况反馈会召开⊙两万五千里同升一面旗⊙营造清新政治生态——五论学习贯彻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我市2项创新创业成果参展徽商大会⊙本报副刊作品在全省评比中再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