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清新政治生态——五论学习贯彻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市第四次党代会鲜明提出,全力打好反腐倡廉主动战,努力构建政治生态清新高地,再次表明了市委惩贪治腐、正风肃纪,进一步推进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坚定决心。全市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营造清新政治生态的重要性、紧迫性,要坚决贯彻市委的部署要求,进一步严明纪律规定、转变思想作风,使我市政治生态环境焕然一新。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民风的综合体现。政治生态好,人心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当前,我市正处于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决战决胜阶段,面临许多新任务、新挑战、新问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造福人民群众,就必须进一步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把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这是全市上下的共同愿望,也是全市党员干部的共同责任。
营造清新政治生态,就要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党委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者、执行者、推动者。各级党委必须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以问责常态化倒逼履职规范化,坚持制度治党,杜绝制度空转,严防“破窗效应”,真正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就要狠抓思想政治建设,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经常性教育为抓手,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真正做到在党言党、在党护党,努力打造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就要深化作风建设,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推动中央八项规定和省30条要求、市20条意见贯彻落实,密切关注“四风”问题的新形式新动向,盯紧重要领域、重要问题、重要节点,确保作风建设长流水、不断线;就要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始终保持反“四风”、正党风、反腐败、倡清廉的战略定力,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咬耳就咬得痛、扯袖就扯得紧、红脸就红得透、出汗就出得够,探索完善“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工作,坚持无禁区、零容忍,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加大对发生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查处力度。
建设幸福六安不仅需要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更需要清新的政治生态。坚定不移惩治腐败,驰而不息正风肃纪,把营造清新的政治生态内化为信念,外化为习惯,固化为制度,持久发力,久久为功,这必将进一步激发弘扬红色精神、致力绿色振兴的巨大热情,必将进一步凝聚建设幸福六安、决胜全面小康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