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加快绿色振兴合力——三论学习贯彻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绿色是六安优势所在、希望所在、出路所在。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着重提出,今后五年要以绿色发展为主取向,全力打好全面振兴持久战,努力构建绿色发展崛起高地,走出一条具有六安特色的绿色兴市、绿色富民之路。
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动能方兴未艾,这是六安最大的财富。贯彻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绿色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凝聚加快绿色振兴合力,大力推进绿色振兴。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谋出路、闯新路,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加快调转促步伐,培育壮大生态农业、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统一,确保脱贫攻坚如期完成,确保全面小康如期建成,这既是幸福六安建设的根基,又是开创幸福六安建设新局面的动能。
凝聚加快绿色振兴合力,大力推进绿色振兴,我们要提升产业发展优势,进一步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大旅游、大健康、大电商产业,健全城乡商贸服务体系。要加快“一心一廊”、“一谷一带”四大平台建设,中心城市充分彰显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合肥都市圈副中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群节点城市功能;合六叶工业走廊打造成集约集聚之廊、高端高效之廊、创新创业之廊;六安茶谷着力推进沿线乡镇一体化,发展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和大健康产业;淠河生态经济带深入开展全流域治理,大力发展现代优质高效农业和文旅产业。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释放市场主体活力。要扩大开放合作交流,全面融入合肥都市圈,密切与大别山革命老区城市对接合作,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要统筹城乡全面发展,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努力形成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推动重大项目市县统筹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向县域延伸,统筹优化产业布局,持续做大做强做实工业园区。要释放科技金融活力,构建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积极培育并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道路贯通、信息联通、水利畅通综合体系。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强化主体功能区定位,制订实施环境总体规划。
绿色是兴市之本、是富民之源。凝聚加快绿色振兴合力,大力推进绿色振兴,我们要坚定不移把绿色发展理念深植于脑中,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领域,落实到具体工作各方面,保持定力,坚志勇为,不为眼前利益所动,不为条块利益所惑,上下同向,久久为功,以绿色生态新供给,增强经济内生力,统筹推进生态优良、生产优质、生活优越,为发展构筑绿色谱系、为转型积累绿色动力、为群众增进绿色福祉,争当全省绿色发展排头兵,走出六安特色的绿色兴市之路,开创幸福六安建设新局面,率先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