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老汉的种菜“致富经”

  程度厚

  “俺这一辈子忙习惯了,在屋里蹲着浑身不舒服,而且忙忙菜园手脚都灵便。”叶集区姚李镇育才村石碑岗组菜农范仁富说。年过六旬的老范子女绕膝儿孙满堂,照常理说是该颐养天年了,但他们老俩口还是乐意在菜园里忙碌,并通过“菜篮子”,鼓起了“钱袋子”,念熟了一本种菜“致富经”。

  前些年,老范把自己的农田以每亩500元,转租给本村种田大户耕种,剩余两亩多菜园地,留着自己种植蔬菜。为了把菜园地种好,老俩口一心扑在菜园地里,除草、施肥、整理地块一丝不苟。邻居们看到他俩一天到晚在菜园里忙乎,就劝他们年龄大了该歇歇了。“俺这一天不下菜园,就感觉不舒服。”老范总是笑呵呵地应答邻里的关心。

  老范家距集市不到一公里,2014年组里修筑了通往集市的水泥路,摘下来的蔬菜通过农用车,不到10分钟就能运到市场上去。采摘的新鲜蔬菜不愁拉不出去,“村村通”也成了老范和全组群众的致富路。

  由于老范自己种的菜,新鲜而且价格便宜,在菜市场上有很多老客户。“蔬菜都是自家地里种的,除了出点力气,也不要多大本钱。”老范常对前来买菜的熟人说。近年来,由于陪读、进企业打工、外来创业等,集镇人口不断增加,市场上蔬菜很是好卖。通过近几年的辛勤耕耘,老范家购买了农用车、电瓶三轮车、冰箱等,今年高温天气里,还添置了空调。

  在传统种植蔬菜的过程中,老范看到反季节蔬菜不仅价格高,而且在菜市场上非常抢手。从2010年秋开始,老范又投入两万余元,搭建了4个钢构大棚,购买了西红、黄瓜、莴笋、辣椒等蔬菜的优质品种栽植。为了科学管理,老范还在塑料大棚里放置了温度计,随时测量棚里的温度。老范通过日积月累摸索出一套种菜经,本村群众纷纷前来“取经”,老范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解传授经验。

  老范的两亩多菜地,仅一季反季节蔬菜收入就在3万元左右。“大部分田地转租有租金收入,俺一心忙乎种菜园,通过劳动既锻炼身体,又创收致富,一举两得嘛。”老范脸上堆满了笑容。

 选择年月
<2016年10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627282930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123456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找准切入点 推进精准扶贫——金寨县沙河乡香铺村扶贫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干群齐心共筑惠民路⊙来自“朋友圈”的扶贫爱心传递⊙虚构土地流转骗钱以合同诈骗罪获刑⊙图片新闻⊙范老汉的种菜“致富经”⊙金安区渔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用最大诚意 开启“落户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