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出民生幸福答卷——四论学习贯彻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市第四次党代会在规划未来五年发展蓝图时,提出全面协调发展是幸福六安建设的应有之义。全面协调发展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坚持顺应民意、改善民生、凝聚民智、保障民安,才能让改革发展更有温度、民主政治更有活力、群众幸福更有质感,从而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民生幸福答卷。
交出民生幸福答卷,必须全力脱贫攻坚。“十二五”期间,全市抓扶贫、惠民生,群众生活日益改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3.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降至9%。但全市脱贫任务依然繁重,脱贫压力依然巨大。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我们必须拿出决战决胜的勇气、攻坚拔寨的锐气,全面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抓金寨带全市、抓精细保精准,进一步增强党政推动力、市场拉动力、群众原动力,做到帮扶措施全覆盖、监测评估全覆盖、防范返贫全覆盖、责任落实全覆盖,确保完成中央2020年全面脱贫要求。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因地制宜推进产业发展等“十大扶贫工程”。健全脱贫退出机制,严把脱贫质量进度关,做到脱贫真实、程序规范、退出有序,确保脱贫成效真正经得起检验。
交出民生幸福答卷,必须保障改善民生。为政之根本,在于安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根本归宿。我们必须坚持民生优先,持续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将民生保障网织得更密更牢。健全完善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坚持以全民健康促全面小康,贯彻预防为主方针,推进全民健康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夯实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健康六安”建设。全面提升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水平,支持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把“民生”一词内涵从“吃饱穿暖”向满足群众高层次需求拓展,让人民享有更加尊严的生活、更加丰富的权利、更加出彩的人生。
交出民生幸福答卷,必须大力弘扬红色精神。老区人民的血液里流淌着的红色基因,这既是老区人民做好各项工作的政治基础,也是老区的政治优势。我们要进一步激发老区人民价值认同、情感认同、使命认同,继承发扬以永跟党走为主题、牺牲奉献为核心的红色精神,提炼宣传大别山精神和淠史杭精神,使之成为全国闻名的红色名片,使红色信仰扎根下来、红色资源鲜活起来、红色文化彰显出来,对红色基因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进一步增强,敢于担当、乐于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弘扬,真正让红色精神注入血脉、代代相传,激发能量、催人奋进。扎根红色土地,弘扬红色精神,是我们全面落实“十三五”纲要、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重要保证。
交出民生幸福答卷,离不开全面协调发展。我们还必须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扩大人民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主义统一战线,加快依法治市进程,维护社会稳定,重视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重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重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加快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努力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市人民。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脱贫攻坚、改善民生是发展之本、和谐之基。只有把共享发展理念贯穿到工作的方方面面,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底色,我们就一定能大步迈向全面小康,为建设幸福六安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