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何 流)近年来,舒城县法院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法院文化建设的新思路,结合人民法庭扎根基层的地缘优势,从各庭现有的特色亮点工作着眼,以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深入开展“一个法庭创一个品牌”(简称“一庭一品”)特色创建活动,打造法庭特色品牌服务。
加强特色品牌创建,“一庭”推“一品”
在杭埠法庭辖区主推“暖企”措施。辖区的杭埠经济开发区属于省级开发区,有多家大型企业、招商引资企业。该庭主动拓展司法功能,延伸司法服务,制订“暖企”计划,开展送法进企业、方便企业诉讼、涉企案件调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服务园区发展建设。
在千人桥法庭辖区主推联络工作试点和家事审判方式改革试点。该庭进一步拓宽思维,创新方式,相继开展联络特色活动。积极在家事审判方式改革上探索审判新路子,积累审判经验,努力形成行之有效的可推广、可复制的审判模式。
在晓天法庭辖区主推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措施。晓天镇位于4个县域交界处,跨区域纠纷普遍。该庭积极参与“四县联防”,在跨乡镇治安防控、刑事案件、婚姻家庭、交通事故、信访维稳、森林防火、环境保护等相关事宜上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积极与辖区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互相协作,服务辖区和谐稳定。
在河棚法庭辖区主推多元化纠纷机制建设,服务“平安茶谷”建设。河棚法庭是全市4个示范法庭之一,秉承这一优势,该庭深度挖掘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发挥诉调对接站的优势,服务辖区“平安茶谷”建设,保护青山绿水。
在万佛湖法庭辖区主推旅游法庭和旅游巡回法庭建设措施。万佛湖法庭辖区万佛湖景区属于国家4A级景区,面对辖区内的旅游衍生产业和旅游纠纷,该庭创新工作思路,主动加强与景区管理部门对接,注重为各类旅游纠纷“量身定制”司法服务,努力在有效化解旅游纠纷、保护旅游资源、服务旅游经济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为,打造旅游法庭品牌。
改善软硬件设施,夯实基层基础
提升物质装备水平。对法庭中建造时间较早的晓天法庭和河棚法庭进行装修改造。千人桥法庭、万佛湖法庭、正在建设中的杭埠法庭都按照一类法庭标准建设。五个法庭都做到了审判区、办公区、生活区分区设置、分区管理。诉讼服务站、联络工作站、诉调对接工作站合理布局。
加强数字信息化建设运用。各法庭均配备标准数字法庭,达到庭审同步录音录像的要求。配备移动式背包科技法庭,方便外出办案、巡回审判。安装办公辅助系统、审判管理系统、电子签章,提高了审判效率。
重视文化的引领功能。各法庭积极开展审判质效评比活动,并与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同步考核、同步奖励,营造拼搏向上、比学赶超的氛围。各法庭均建有活动室、阅览室,图片、格言、警句上墙,结合法庭各辖区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开展特色庭院创建活动。
加强法庭队伍建设。将院机关年轻优秀干警先安排到法庭锻炼,把法庭建成培养干部、锻炼干部的基地,并进行庭际间干警的交流互动。目前,5个法庭干警平均年龄34岁,法官学历均达到本科以上,办案力量分配均衡,人员素质较高。
提供优质服务,践行司法为民
诉求渠道畅通化。通过诉调对接机制,各法庭不断畅通司法诉求渠道。完善诉讼服务站建设,为群众引导、解答、释疑等服务;定期开展“法庭开放日”活动,邀请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前来旁听案件审理及座谈交流。
巡回审判定期化。各法庭定期深入社区和乡村开展巡回审判、现场纠纷调解等工作;在辖区各乡镇设立巡回审判点,为辖区群众提供咨询、宣传、调解、审判等一站式便民服务。
法制宣传制度化。将法制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各派出法庭积极配合辖区基层组织和学校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围绕农村宅基地拆迁补偿安置、妇女维权、相邻纠纷、民间借贷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专题讲座;同时,各法庭编辑印制《农村常用法律知识问答》等刊物,发放给群众,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