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光胜

我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当时的中国解放不久,新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刚刚起步,百废待兴,怎样把一个满目疮痍、贫穷落后的中国管理好、建设好,使人民过上好日子,国家强大富裕起来,这是摆在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他们那个年代日盼夜思的梦想。
为了这个梦想,意气奋发的全国各族人民披星戴月,与天斗、与地斗、与大自然斗,每个人都从心底里迸发出从来未有的干劲。开展了一系列轰轰烈烈“抓革命、促生产”和“发展经济、保证供给”运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过上好日子的梦想。
吃饱、穿暖就是我童年的梦想。我出生在六安城区二道巷,是土生土长的六安人,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刚萌发记忆,回想起当时的六安城区,至今依然历历在目、依稀可见。
当时的城区,三步一坑、五步一厕,九拐十八巷,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茅草房子土坯墙。整个城区不足10平方公里,东起老汽车站(三角带)西至三里街,南起南岗头北至三里桥,是六安地区、六安县、六安城关镇政府所在地,也是整个六安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口约3万。最高的3处大楼分别是:县委、地建公司、皖西剧院;街道也有3条,分别是:东大街、黄大街、鼓楼街。唯一繁华的地方是鱼市拐、仓坊拐。鼓楼街长也不足半里地,街道中间铺着长条青石块,中央似一道轱辘辗成的沟,两边铺板门的商店里出售一些生活日用品。在那计划经济的年代,大多数商品需要凭票购买。最高档的饭店是坐落在街道中心地段的“淠河酒家”。还有唯一的电影院。当时的物质、文化生活都十分匮乏,能看上一场电影都是值得庆幸的事情。普通人家连电灯都用不起,块把钱的学费也交不起,老百姓要想知道国家大事、听到“最高指示”,只有通过为数不多挂在街道电线杆上的有线广播(纸盆式喇叭)获取,一天三次,每次半小时。生活条件好的人家才有晶体管收音机,富有的人家,可能有自行车、电子管收音机、缝纫机、手表4大件,但哪一家也不可能同时具备。我想这不仅仅是当时六安人的生活状况,也是整个中国大地一个微小的缩影罢了。
特别值得骄傲的是,六安古城南北各有一塔,造型精巧,气势巍峨,俗称为:南门锥子、北门锥子,它是古城六安标志性的建筑,也是古城六安历史、文化的见证。
有梦想,就有希望,就有动力。怀揣梦想,我读完了小学、初中、高中,虽说学业未成,但也寒窗苦读十二载。走出校门,正好赶上浩浩荡荡上山下乡大军队伍,于是我就毫不犹豫打起行李,背起背包,到农村广阔天地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实现未知的梦想。在农村的劳动实践中,我学会了插秧、犁田、开过拖拉机,当过生产队长、代课教师……
1978年高考制度恢复,我深知大学是知识的殿堂,一个人只有拥有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才能报效国家,实现梦想。然而,世事难料,梦想与现实毕竟还有距离,甚至相差甚远,在那读书“无用论”的学生时代,由于我目光短浅,错失学习良机,多次高考名落孙山,遗憾终身。如果时光能倒流、如果学业不曾荒废、如果人生重新再来一次……是啊!我深深知道,人生没有回头路,更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只有现实,必须正确面对。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大部分下放知青都陆续返城,相继走向工作岗位,庆幸的是我成为了一名工商人,被分配到基层工商所工作。基层工商所上连着政府、下连着群众,是工商部门的最前沿。如何履行好市场监管职能,担负起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责,任重道远。
随着改革开放春天的到来,全国各地个体工商户如雨后春笋般的一夜之间破土而出,那些敢闯、敢干、敢于吃螃蟹的人们纷纷开始经商办企业,这不仅有效地缓解当时社会上的就业压力,也是对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又极大地方便和丰富了人民生活,繁荣了市场经济。30多年来,我亲眼见证那些白手起家的穷孩子,经过自己努力打拼变成大老板,实现了他们人生的梦想,这都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同时也为六安的经济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既有他们自身的努力,也有我们工商人的付出。
我所经历的50年,沧桑巨变,弹指一挥间。六安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旧貌换新颜。时过境迁,当年的老城区经过全面改造,连我这个老六安也会犯晕,弄不清东南西北,偶尔路过尚未拆迁完留有儿时记忆的地方时,我不禁驻足遐想,竭力在脑海里搜寻它当年的影子,令人留念,难以释怀。
现在的六安城区常住人口约30万,面积近40平方公里,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错落有致,每当夜幕降临,各色霓虹灯流光溢彩,令人目不暇接;茶余饭后,人们三三两两漫步在闹市街和幽静公园,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美好时光。无数条宽广的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高速、动车穿越东西南北,给广大市民出行带来便捷,连做梦也不敢想的小轿车也进入普通人家。这些变化要归功于党的领导、政府的投入、广大六安人几十年的拼搏努力,才得以实现。我想这只是现阶段的初级梦,还有更多、更好、更美的梦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一一实现……
人间易老天难老,唯有“修旧如旧”的南、北双塔依然屹立在皋城六安,这座标志性的建筑正重放那不朽的光芒。我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六安市民的共同努力下,一个魅力、实力、活力、和谐、幸福的六安将以更加生机盎然的新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