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舒城县作为我市红色革命老区,在革命战争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革命先烈,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八七会议后,党在鄂豫皖边区领导武装起义,建立工农革命政权。与舒城毗邻的苏区,派出党员和干部来到舒城边区进行革命活动。1929年秋,西南乡、西北乡党组织建立。从此,揭开舒城革命斗争的帷幕。1930年至1932年,潜(山)舒(城)、霍(山)舒(城)、舒(城)桐(城)、舒(城)六(安)边区先后爆发清水寨、头陀河、欧家岭、南山等暴动,舒城遂成为皖西苏区的一部分。同时,成立了赤卫队、游击队、青年先锋队等10余支革命武装。1932年3月,成立了具有临时政权性质的舒城县农民协会。就在西南、西北苏区斗争蓬勃发展的时候,先后于1932年7月和次年7月成立的中共舒城特别支部、中共舒城特别区委,领导了舒城白区中、东部地区的革命斗争。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舒城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和皖西游击大队、皖西北独立游击师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1935年2月,红二十八军在舒城白果树召开著名的军事会议,成立红二四六团和中共皖西特委,开辟了舒、霍、太游击根据地。
今天纪念长征,不单是为了怀旧,更是为了延续革命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当年的长征使命已竟,新时代的长征未有穷期。
当前,舒城县按照“金三角”和“绿三角”的发展布局,明确了“大目标、大提升、大项目、大转变”的改革发展思路。未来五年,舒城县将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脱贫攻坚、加快发展两大任务,实施绿色发展、工业强县两大战略,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项目工作为总抓手,以“调转促”为总路径,以“四个舒城”为根本保障,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构建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全面小康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