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乐收藏

  徐学平

  “两个娘子小身材,捏着腰儿脚便开。若要尝中滋味好,除非伴从舌头来。”这是宋代朱淑贞在《咏箸》诗中对筷子的拟人化描写,既形象又生动。

  古代称筷为“箸”,后把“箸”改作“筷”,其中还有一段民间传说:江南一带河湖纵横,从事船运生活的百姓也不少。因“箸”与“驻”谐音,不讨船家人喜欢,故称“箸”为“筷”,因“筷”与“快”同音,颇为吉利,所以很快就流传开来了。

  《韩非子·喻老》篇就有“昔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的记载,也就是说远在商纣时期,就开始用象牙制作筷子了。有关筷子的趣闻很多,唐明皇曾在一次宴会上将他本人使用的一双金筷子赐给宰相宋璟,宋璟不知何故能获此殊荣,唐明皇见他困惑不解,就笑着解释道:“朕赐你金筷,非赐金与你,乃表彰你的正直!”象牙筷质地细腻,淳朴无华,乳白光亮,高贵淡雅,清代一位美食家曾刻字于筷上:“劳君易牙,令我知味。”刀笔流畅,语意幽默,使得那双象牙筷更具有了艺术价值。

  在日本,虽说筷子是从中国传入的,但也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一般家庭中用的筷子叫“夫妻筷”,而丈夫用的总要比妻子用的长一寸。在日本农村,每逢播种插秧、收获或生日,都要换新筷子,以示祝贺。整个日本,每年八月四日是“筷子节”,人们都要隆重庆祝,以感谢筷子一日三餐不辞劳苦地为人们服务。

  传至今日,筷子虽然是根简单的小杆儿,它不仅是东方家庭中不可缺少的餐桌用具,而且还成为藏家乐于搜寻的收藏品。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在周恩来总理盛宴款待时第一次使用了中国的筷子。宴会一结束,《多伦多环球报》记者伯恩斯便飞快地把那双筷子揣入怀中,后来,此筷子成为众多收藏家重金争藏的藏品。

  在历史上,从皇亲国戚到平民百姓,都对筷子收藏情有独钟。筷子制作的取材和形式因地而异,比如广西桂林,当地的烙画筷非常出名,烙以风景名胜,栩栩如生,白绿相间,秀丽美观,再比如福建,那里的漆筷或贴金绘彩,或红黑相配,落落大方。此外,北京的景泰蓝镶花象牙筷、杭州的天竺筷、广东的乌木筷、四川的楠木筷、武汉黄鹤楼的贴花筷、成都望江楼的烙花筷、江西的彩漆烫花筷等,皆为筷中之上品,都值得藏家细细把玩。

  作为舌尖上的中国,国人在筷子上投入了太多的感情,工艺相当精湛,尤其是明清两代,筷子生产集历代之大成,但遗憾的是筷子作为一种消耗品,存世的精品并不多。现如今,筷子收藏已属于偏门,真正的藏家很少,而更多人是转向了趣味收藏,将目光投向了旅游纪念筷。

  旅游纪念筷即是一种旅游纪念品,上面印有名胜古迹或旅游纪念标记的筷子,多为盒装,包装精美。游客在北京毛主席纪念堂、南京中山陵、成都杜甫草堂、西安华清池、武汉黄鹤楼等许多著名的景点都可以买到这样的盒筷,他们的制作都融入了景点当地的特色,既可留作纪念,亦可馈赠亲友,而收获更多的还有旅途中的美好时光。

  筷,乐收藏!收藏的是一份快乐!

 选择年月
<2016年10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627282930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123456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80后纠结的二孩账本:养得起吗带得了吗⊙网售食品更严格 五证合一减负担十月起,这些新规生效了⊙舌尖上的明清古镇⊙筷,乐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