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2015年12月3日是国际助残日,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在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脑瘫儿童康复中心挂牌六安市首个助残志愿者服务基地,帮助这群“星星的孩子”踏上逐梦旅途。阳光助残活动实现了项目化、基地化,通过策划关爱脑瘫儿童四节课,实现活动的常态化、规范化,并通过志愿者的努力,拓宽脑瘫儿童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保障,为孩子不断更新知识
“我们主要是通过志愿者们开展经常性的活动,与孩子们逐渐加深感情,使他们不再孤单,我们也会尽力来帮助孩子们完成一些小愿望。”汤士林告诉记者,通过“向阳计划”的实施,一个叫李锡阳的小男孩进步特别明显。10岁的李锡阳先天性脑瘫,全身上下除了头部,只有两只手的食指能动。聪明的李锡阳,对着电视学习文字,并在妈妈的手机上将学来的字用唯一的食指画出来。为了让李锡阳更好的学习文字知识,志愿者们在网上发起众筹,通过朋友圈的转发,为李锡阳募得一台ipad并送到李锡阳家,帮忙下载好学习汉字的APP,督促李锡阳的妈妈,多带李锡阳练习文字。
一转眼,“向阳计划”实施近一年,开展活动近80次。“这期间志愿者们发现了很多问题,如孩子年龄结构不同、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对授课要求也不同。我们也发现由于志愿者接受培训较少,长期没有新知识注入,时间一久便出现孩子们上课消极,志愿者也缺乏积极性的现象。”张宏告诉记者。
经过深入调研,团市委决定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将“向阳计划”志愿者交由专业社工机构——六安市启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进行“生命教育”培训,每周一次例会,每月一次专业培训。
“向阳计划”的开展,造就了志愿者与脑瘫儿童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在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当天,“向阳计划”志愿者带领脑瘫儿童走上舞台进行节目表演,这是曾经所有家长、医护人员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因为向阳计划的实施而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