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学子但德盛:暑期打工挣学费不向困境低头

  张嘉楠董添

  今年高考,霍山县但德盛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取合肥工业大学,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在这个炎热的暑期,懂事的但德盛一直在农场打工挣学费,为家庭减轻重担的同时,也用自己的实际拼搏为青春添彩,他的故事值得我们关注。

  暑期打工为学费

  但德盛的家乡,是霍山县的一个山区小镇——但家庙镇。暑假期间,但德盛在镇上一家农场工作。下午两点半,但德盛已经下田干活了。拔草、灌溉,都是一些体力活。

  这块还没抽穗的水稻田里,水稻已经长得齐腰高,但德盛在水田里,艰难地移动着寻找一种稗草,找到之后,猫着腰弯下身去连根拔除。

  但德盛说,如果稗草比较多的话,会吸收土壤肥力,影响水稻的长势,只能人工拔除。这项工作看起来不难,但是穿梭在稻田里,水稻叶面锯齿状的边缘经常划破但德盛的皮肤,感觉火辣辣的。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水田作业,但德盛把这块稻田里的稗草清理得差不多了。接下来,但德盛马不停蹄,又赶往另外一块水塘,进行割草机割草作业。经过农场师傅简单地教学,很快,但德盛就掌握了割草机的使用方法。

  现学现卖,看着长满杂草的塘埂,但德盛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割草机,往前推进着。半个多小时过去,这条50米长的塘埂,差不多能看到原本的样貌了。这时候,但德盛身上出了不少汗,手也快震麻了,但还在坚持。

  农场老板陈来凤说,但德盛过来工作不少天了,平时话不多,只知道踏踏实实干活。这股能吃苦的劲头,让她对这个2001年出生的小男孩刮目相看。

  不向困境低头

  但德盛的家,位于霍山县但家庙镇的花石嘴村,他的家就在山脚下,门前是一片稻田。但德盛一家都是当地的低保户,他的父母是残疾人,爷爷和奶奶也都有不同的疾病,虽然家庭清贫,但一家人相互扶持,乐观向上,从没向生活低过头。

  但德盛的爷爷今年70岁了,一个人种着家里的7亩田地。为什么这么重的农活还要老人来干呢,原来,但德盛的父亲因为突发急性脑膜炎,留下后遗症,不能说话,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由于小儿麻痹症,从小就失去行动能力。在但德盛的记忆里,跟爸爸妈妈都很少有什么交流。

  就这样,但心江既当爷爷又当爸,一个人担起了全家6个人生活的重担,一有时间就去打零工,或者收破烂补贴家用。

  现在孙子考上了大学,孙女也在读研究生了。但心江说,如今的日子还算不错,家里最困难的时候,连吃饭都成问题。即使生活不易,一家人还是会省吃俭用,把钱用在两个孩子的教育上面。

  对于但德盛来说,爷爷就像一座大山,撑起这个家,挡住了外面的风雨,让他和姐姐可以无忧无虑地长大。而爷孙俩不擅长表达心里的想法,更多的,是心照不宣的关心和付出。

  深知家庭困难,但德盛从小到大非常节省。初中高中在食堂吃饭,他总是打最便宜的菜,他说,能吃饱就行。两支中性笔,前面的胶皮已经脱落了,他还是舍不得扔,用胶带缠一下继续用,这两支笔但德盛已经用了三四年了。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对于但德盛来说,好好学习是他回报爷爷最好的方式。而提到孙子,但心江总是很骄傲,笑得合不拢嘴,仿佛所有的苦难都成了过眼云烟。

  但德盛说:“现在多吃点苦,以后能吃苦了会吃苦了,知道吃苦最终会有回报,最后就能获得成功!”

  让人欣慰的是,对于这个困难家庭,有了当地政府的政策帮助,帮他们度过了生活的难关。未来,我们也希望但德盛一家,能继续相互支撑,携手奋斗,早日走出困境。

  来源:安徽经视报道


 选择年月
<2019年8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93031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教育部等5部门发文为办学安全托底八类行为被明确为“校闹”⊙用童眼打量世界用童心丈量成长小记者跟随名师阅读《呼兰河传》⊙王先如名师工作室成立工作站⊙坚强学子但德盛:暑期打工挣学费不向困境低头⊙全市智慧学校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我市两学校获评“最美校园书屋”⊙金安教育宣传工作者暑期“充电”⊙图片新闻⊙乡村文化站成长新“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