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解决校园安全事故纠纷才是正道

  秦平

  8月20日,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共同发布《关于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 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健全学校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置机制,依法处理学校安全事故纠纷,及时处置、依法打击“校闹”行为、建立多部门协调配合工作机制等方面,对校园安全事故处理做出了全面的规范。

  通观《意见》全文,有两个亮点特别值得称道,体现了法治国家、法治社会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的法治精神。

  一是依法打击“校闹”绝不手软。一直以来,校园安全事故都是悬在学校头上的一把利剑,学校害怕出事,更害怕出事以后学生家长大闹学校,影响学校的正常秩序。特别是近年来,“校闹”的形式五花八门,《意见》中列举了8类典型的“校闹”行为,比如挟尸、堵门、断水、断电、跟踪、威胁等等。一些学校迫于压力,不得不选择“花钱消灾”的方式解决“校闹”问题。但这种不分责任、不问是非的解决方式助长了“我闹我有理”“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的不良社会风气,更与依法治国的目标背道而驰。

  毫无疑问,只有压住“我闹我有理”这股歪风,校园安全事故纠纷才能在法治的轨道上依法解决。《意见》要求公安机关要坚决果断制止“校闹”行为,对涉嫌违法犯罪人员依法查处,对实施“校闹”、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人员实施惩戒,对构成犯罪依法从严惩处。

  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意见》的规定既给公安机关依法办案撑了腰,也给学校的合理诉求撑了腰。

  二是依法处理校园安全事故纠纷。不久前,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女教师李秀娟上网求助,称其女儿在一起校园事故中眼睛失明,学校和当地政府不但不作为,反而阻止其上访。事情曝光以后,李秀娟和当地政府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此案在公共舆论中成了一起迷案。这里虽然我们无法就此案说清楚谁是谁非,但是我们要说的是,此案依法解决才是正道,“信访不信法”只能让事情越来越糟糕。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有的纠纷处理都有法可依。《意见》规定了三种校园安全纠纷依法解决的途径。首先是协商解决。学校和受害者双方,在自愿、合法、平等的原则下,尊重客观事实、注重人文关怀,文明、理性表达意见和诉求。其次是人民调解。人民调解作为“东方一枝花”,在调解各类矛盾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有关人民调解的法律不断完善,机制不断健全,责任不断落实,在实践中定分止争的作用不断凸显。在处理校园安全事故纠纷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作用,是依法化解矛盾的题中之义。第三是走司法诉讼程序,根据侵权责任法,以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依法解决。

  为了确保校园安全事故纠纷在法治的轨道上解决,《意见》还禁止学校不顾法律原则“花钱买平安”。有了这条规定,以后即使学校想花钱了事,也不敢了。这从根本杜绝了“以闹解决”的不正常方式,让问题只能回归法治,回归正常。

  法者,治之端。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处理校园纠纷、医患纠纷,还是其他各类纠纷,必须高扬法治的大旗,对各种“信闹不信法”“信访不信法”现象说不,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来源《法制日报》)


 选择年月
<2019年8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93031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市委统战部推深做实“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全市税务系统举行职业技能大竞赛⊙金安区“四项”防控技术保“菜篮子”安全⊙全军乡建好“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市林业局窗口转变服务观念提升业务素质⊙“红绿融合”提升小镇新颜值——霍山县落儿岭镇“三线厂”繁华再现⊙专项训练强化校园安保⊙耕牛脱缰民警找回⊙依法解决校园安全事故纠纷才是正道⊙两男子毒鱼受审⊙声明⊙拍卖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