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裳
奶奶说:等我来生再来报答你吧!正在给奶奶洗脚的妈妈顿时湿了眼眶。有些人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没有血缘关系却也将水熬成了情义的浓汤,滴滴融入心田。
一向身体硬朗的奶奶,却在两年前生了重病,腿不能再走路,腰也直不起来了。去医院检查,大夫说奶奶是因为年岁太大,骨头老化所致,脊柱上的两块骨头黏连在了一起,压迫到了神经,并且奶奶已经91岁的高龄了,不适合动手术,只能药物调理和慢慢休养。就这样,奶奶一直卧床到现在,她的生活起居都落到了妈妈身上。端茶送饭,梳头理发,擦拭身体,换洗衣服,整理床铺,处理大小便……妈妈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奶奶却越来越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由于身体总有各种不适,再加上不能出门走动,她的脾气越来越差,经常会说一些不中听的话给周围的人听,尤其会针对妈妈。有时候我听着都觉得不太舒服,但妈妈却总能忍耐和包容。
有时候我会问妈妈,怎么对奶奶这么好,亲女儿也不过如此。妈妈说,自己心软,看不得奶奶受委屈。妈妈从嫁过来就跟奶奶生活在一起,她比长期在外上班的爸爸更了解奶奶。奶奶爱吃什么、不喜欢什么、穿多大的衣服……妈妈都清楚。奶奶性格相对强势,妈妈便总是让着她,凡事极少计较。而奶奶经常跟我们说妈妈是马大哈、不细心,其实我知道,那是妈妈与奶奶的相处之道,如果处处较真,家庭的和谐也就无从谈起。
由于时代的原因,奶奶的封建思想比较浓厚,觉得婆婆就应该凌驾于儿媳妇之上,儿子是亲的,得宠着,儿媳妇是要干活的。妈妈从嫁过来便非常勤劳,家里的事从不需要爸爸操心,干农活、带孩子、洗衣做饭、处理家里的杂事,妈妈都不厌其烦地做着。而在奶奶眼里,这些都是理所应当的,并不觉得有什么。她几乎不会提起妈妈的好,批评的声音倒是时时能听到。
现在,奶奶病了,强势的性格却依然,但妈妈却很宠惯她,邻里之间都夸赞这个儿媳妇好。奶奶一开始只是习惯这样的照顾,但应了一句老话“日久见人心”,奶奶渐渐觉得自己真是越来越离不开这个儿媳妇了。妈妈有事不在家几天,她便念叨来、念叨去,活像个离不开母亲的孩子。慢慢地,夸奖的声音开始出现,虽然也只是凤毛麟角。奶奶性格刚强,相比夸奖,她可能更习惯用批判来促人成长和进步,偶尔的一些转变,都让妈妈开心好一阵。直到这一天,妈妈像往常一样帮奶奶洗脚,奶奶忽然看着妈妈说:等下辈子我再来报答你吧。妈妈有些错愕,但更多的是泪如雨下的心疼、不舍和感动。
我们总是在深受大恩的情况下,会意味深长地说一句:“等下辈子……”但事实是,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一辈子太长,只争朝夕,抓住每一个现在,对你身边的人好,这样才不会在后悔中感叹:“如果有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