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比如,《永不凋谢的花朵》就以农村的留守儿童为原型;《信义人家》则以霍邱“信义兄妹”张仁强、张仁秀替亡兄还百万债务的故事为蓝本;今年五月份刚刚创作完成的《山路弯弯九十里》则以六安的“九十里山水画廊”为背景地。强烈的时代感加上鲜明的地域特征,再经过演员们的舞台演绎,这些剧目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皖西庐剧是我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曲调柔美、唱腔圆润、表情感人而著称,代表着六安的文化品牌和综合艺术形象,曾鼎盛一时。为了保护六安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我市于2009年成立了皖西庐剧研究学会,沈晓富担任执行主席。此后多年来,沈晓富带领学会成员开展庐剧艺术方面的理论研究、剧目整理、带徒传艺,着力培养庐剧新人,并陆续发行了《皖西庐剧》杂志,还积极组织展演送戏下乡,进一步发扬光大了皖西庐剧艺术,使之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好作品都是‘磨’出来的。不仅需要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还需要创作者能够沉下心来,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令自己满意的艺术作品。”回顾这些年来的创作经历,沈晓富说出了自己的感想,他希望将来,我市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文艺创作者,脚踏实地,感受生活,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