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玉单姗
7月的一天早晨,六安二中的徐金中老师收到一面锦旗,这是学生小亮和他的父亲送来的,表达对徐金中老师的感谢。
事情还要从小亮来到六安二中说起。2016年,小亮来到六安二中学习,由于他的父亲长期在外打工,疏于管束,成绩波动较大。徐金中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不愿放弃每一个学生。了解到小亮的实际情况后,他一次次地给予关怀和经济帮助,经常到出租屋,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后,并暗下决心,帮助他考上一本大学。
在徐老师的关心下,小亮渐渐地找回学习的兴趣,成绩也慢慢赶上来。在今年高考中,小亮考了537分,超一本线41分。
“教学有方爱生如子”,锦旗上写的这8个字,是小亮父子俩对徐金中老师由衷的赞誉。
近年来,在六安二中,像跪地老师徐金中这样“教学有方
爱生如子”的好老师不是个例:深夜送学生急诊的侯仁祥老师、王鑫老师;认真工作、常年热心助学的张宽保老师;心中有大爱,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支教的周以和老师……
一个好的老师将影响学生的一生,而如何做一名“好老师”更需要内外的修炼。除了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注重教学方法,更需要有一个提升的环境。
在市委、市政府及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六安二中以建设“人文二中、人才二中、人康二中、人和二中”为目标,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尊严、幸福、快乐、向上”办学理念,坚持“质量、安全、发展”工作重点,充分发挥集团办学优势,努力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在核心竞争力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拥有全国优秀教师、模范教师4人,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4人,省级教坛新星、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优秀班主任6人,市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模范教师、最美教师、皖西好老师、皖西名师47人,并拥有两个市级名师工作室。现有新、老两个校区和一所国有民办体制的市直完全中学——皖西中学。
走进六安二中老校区,虽没有河西新校区那么现代、漂亮,但是校园规整、文化底蕴深厚,历经风雨沧桑的老校区,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创造了较好的办学条件,赢得了卓越的成绩,也赢得了社会的声誉。漫步六安二中河西校区和皖西中学,一草一木有思想、一墙一景是文章。年级组和办公室,张贴在墙上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科学;走进教室,班级文化特色鲜明。优秀的历史传承,丰厚的人文底蕴,形成了六安二中特有的校园文化——教师们立身有术,学生们为学有品,共同展现出蓬勃向上的校风。
3个校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学校坚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特色发展、特长发展。为推进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品质,大力实施“6个建设”:教师队伍、班主任队伍、教研队伍、育人体系、课程体系和信息化校园六个方面的建设,深化“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着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现已形成由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等组成的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育人先育德。近年来,学校坚持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大力优化育人环境,创新实施“三四五”德育工程,把“立德树人”作为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始终秉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理念,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
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突出德育教育特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引导价值取向。比如,立足升国旗仪式、新生入学教育、校园文化艺术节、成人仪式、道德大讲堂、周末大剧院、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等,全力打造德育品牌,构建德育教育网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市首届中小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学校摘得桂冠;李虎汉同学荣获第十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张蓉同学荣获2017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学生演讲比赛全国一等奖。
学校着眼未来,突出重点,培养创造能力,通过文明校园和双拥创建不断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涵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为社会、为国家输送优秀人才,2018、2019连续两年高考获得市文科第一名。近年来,海峰实验班高考一本达线率90%以上,二本以上达线率100%;多名学生考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空军航空大学、海军航空大学等名牌院校。如今,这所百年老校,继续荣誉传承,桃李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