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伟大的新中国七十华诞。七十年风云变幻几经沧桑,七十年有忧有难更有喜。
忆往昔,峥嵘岁月。解放初期,地方上流传着“锅门口少放柴禾,水缸里不能缺水”。意思是说,厨房内柴禾放多容易着火,而水缸有水就方便灭火。因为那时期,农村全是用稻草、麦秸草盖的草房,所谓“墙”就是用麻秸、玉米秸秆围起来的。一不小心,房屋就容易失火。那时农村有一支专门为人插草房、补屋漏的“茅匠”。谁家房子漏雨,就请“茅匠”带着“茅匠杆”等用具来维修。
农村人住草房不说,照明更是麻烦事。我们山区就是用松树节(有松油),放在一块脸盆大小的石块上燃着照明。大多数家都用菜油倒在“灯盏”里(“灯盏”是用泥巴做的有底座,中间有10公分长,1公分粗的柱子供手拿,上面装油的像吃饭碗一样大),许多家不用灯盏干脆用碗点灯。油灯内放上“灯草”(野外生长的一种大茅草抽出的草心,买不起“灯草”就用棉絮拉成粗线)。“灯草”有油就容易烧着发光,想灯光大些,就用“添灯棒”把“灯草”向“灯盏”外划出来长一些即可。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煤油灯”盛行,可天天要倒煤油,还要擦灯罩上的灰尘。
在衣服穿着上更是节俭。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长大了不能穿,缝缝补补老三、老四穿。大人冬天的棉衣多数是手工织造的白老布,怕脏了不好洗,就用草木灰烧水煮染成灰黑色穿。夏天多数男人都是一条披肩的大手巾和一条裤头子,天天晚上洗澡后把手巾、裤头洗后晾干第二天接着穿,根本没有换洗衣服。
由于生活条件及环境所致,那时50岁的人,比现在70岁的人,看上去都苍老得多。
我今年72岁,三个孩子10岁左右都脚穿草鞋,肩背粪箕,扛着扒屎的粪耙子到西河口、龙门冲、独山等地拾粪;帮着我老伴在家砍柴、打猪菜喂猪。初中都没毕业就外出打工。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繁花似锦,成果辉煌。梦想中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普遍实现了!稍大一点的村庄都变成一排排整齐有序的城镇式居民小区。美丽乡村中还配备了文化、体育等娱乐设施,供人们休闲。改厕、改灶、改饮用水,乡村也有了保洁员。
西河口乡由于受佛子岭、响洪甸两大水库下游的东西淠河交汇处的制约,水灾频发,交通闭塞。上世纪80年代末,仅修一条通往独山的道路,是皖西地区有名的重灾贫困乡。
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跨东淠河至陶洪集、青山、舒城、安庆方向;跨西淠河至独山、石板冲、苏埠、六安方向,耗资一亿多元建了两座总长3000米四车道的大桥;同时顺东淠河沿岸修了20千米长的水泥路直至霍山。
近年来,国家对乡内也投资几个亿,为20千米长的龙门河和10千米长的张冲河等几十处山河沟进行了河床拓宽、取直、护坡、建花园绿化带。过去许多地方是爬坡过坎路难行,连自行车也要扛着走的山间小道,而变成现在全乡境内竟有450多千米长的水泥路通至各村的家家户户。
西河口乡山区过去出门就步行,砍柴收粮都用扁担肩挑,有少数人用木头做的独轮车推行。1978年仅人民公社内有3辆自行车,坏了必须扛到区政府所在地独山修理。而今则变成进出有轿车、客车,搬运货物有摩托车、三轮车,肩挑扁担的现象再也没有了。
现在的农民,国家不仅免征农业税,而且还给各种农业补贴。过去吃穿用都被布票、粮票、糖票、油票等各种票证所控制。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河口乡由原来仅西河口、龙门冲、郝家集、落地岗4家供销社,变成现在全乡有157家商业网点,仅龙门冲一个村就有60家商店,自由贸易,充足有余。
1960年,西河口乡想找一名初中毕业生到校教书都很困难,到了1979年,才有3名大学生、15名高中生、51名初中生。据2018年统计,有7名博士生、31名硕士生、354名大学大专毕业生,社会青年普遍是初、高中毕业生在家创业致富。
现在,西河口道路交通四通八达,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美丽乡村,配套设施奇光异彩。
近些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关心下一代工作、对老龄和老年教育工作都亲自作指示或批示。2010年西河口乡只有1个由7人组成的关工组织,发展到今天有257人参加的村校全覆盖的24个关工委;各村都建立了老年协会,70%的村办了老年学校,真正体现“夕阳无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