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念“蔬菜经” 贫村展新颜

  本报记者 张世巧 通讯员 陆亚

  夏日的清晨微风轻拂,记者走进裕安区75个贫困村之一的城南镇周湾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绿油油的菜地,该村50亩的扶贫蔬菜基地,20余名群众穿梭忙碌,正在紧张为前来订购的客商采摘新鲜蔬菜。然而,一年前的周湾村还是另一副面貌,土地闲置、杂草丛生,产业发展缓慢,集体经济薄弱。

  “周湾村属平畈地势,土地肥沃,非常适宜种植各类蔬菜,同时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城郊,交通便利,乘车到市区仅10分钟路程,不愁销路。”村党支部书记周光印介绍,为此,镇村两级以党建为引领,深入调研,共谋发展。通过召开群众板凳会征求意见,在汇集民智的基础上,由村两委研究提议,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创新以党支部牵头,贫困户和一般农户参与,各方受益的“党建+扶贫”模式发展蔬菜生产,即由村集体牵头统一按亩租金300元流转农户土地,分包给贫困户和一般农户种植,村提供种子、肥料、技术培训和销售,除去成本后,利润按村集体10%、基本投入提取10%、劳动费用和分红按80%比例兑现,增加村集体、贫困户和农户的收入。

  集中民智,体现民意。村里的这项决定得到了群众的纷纷响应,主动到村委会把自家承包土地交给村管理。“自家地种植玉米、油菜,除去种子、肥料、人工成本后,收入微薄,种田不划算。交给村里,每亩净得300元,肯定支持。”村民马永仁由于常年在外务工,土地给邻居代为打理甚至抛荒,主动到村部把承包的20余亩田地交由村集体管理。

  2018年,栽种的露天蔬菜基地,每亩利润达6000元,是原先种植玉米和油菜的3倍以上。“我们都会算这笔账,亩纯收入6000元,比种粮食作物强得多。通过种植蔬菜,争取带动家家户户都能富起来。”周光印的话充满了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他介绍说,2019年周湾村顺势而为,变露天蔬菜为大棚蔬菜,预计亩纯收入10000元以上,将增收一倍。

 

 选择年月
<2019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4252627282930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着力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评审⊙上半年我市商品房销量略有下滑⊙金寨县强化保安服务行业监管⊙先生店乡农业产业化发展突出地域特色⊙金安区探索新模式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巧念“蔬菜经” 贫村展新颜⊙文明新风入村来⊙六安火车站地下停车场收费标准出台40分钟(含)以内免费 新能源汽车免费​⊙治城市内涝,先治政绩观⊙市住建局严查严改整治物业“乱象”​⊙快递被冒领民警帮追回⊙停电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