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种得好,市场叫得响,农民口袋鼓——扬州农业供给侧改革记

  新华社记者 孙寅

  “过去农民种什么我们收什么,农民追求数量甚于质量。但现实状况是,普通粮需求疲软,优质粮却供给不足。怎么办?跟着市场走,种好粮,出好产品。”扬州市宝应县宝粮集团董事长杨光说。

  扬州江都区金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华班安对此深有同感。金运农业科技是一家以农作物种子育、繁、推为主的企业,主打的金运大米推向市场十来年,一直没有太大效益。“关键还是没有自己的品牌,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

  “差异化”“品牌化”是多家粮企提及的高频词。“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者更看重农产品的品质和是否有益健康,价格并不是最主要的考虑因素。”多年从事粮食经营和管理的杨光颇有体会。

  金运农业科技2014年至今累计投入种子研发资金超3000万元。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后,金运农业推出中强筋小麦品种“宁麦26”,面向市场后就供不应求,“非常抢手”。宝粮集团每年小麦、稻谷加工量分别达15万吨、20万吨,旗下名佳面粉、永佳大米均为知名品牌,其中“宝粮”荷香米更是“江苏好大米十大品牌”。

  “有自己的拳头品牌,有了差异,产品竞争力自然上去。”华班安说。

  为保障原料品质,除了自有流转土地高标准种植外,扬州市粮企与当地种粮大户开展订单式收购:由粮企决定种植品种,管理期间全程跟踪,并提供技术、设备、运输等服务,在收购时优先优质优价。

  粮食是大宗商品,对价格异常敏感。这意味着经过加工的优质粮油面提高1元、甚至几毛的售价,粮企就能相应提高收购价,让农户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作为支持当地粮食信贷资金的重点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宝应县支行行长严峰对宝应县的粮食购销情况如数家珍。宝应全年粮食总产量约为90万吨,如果收购价平均提高0.05元/斤,全县农户就可增收9000万元;如果平均提高0.1元/斤,那就是增收1.8亿元。

  “粮企优质优价、注重品牌的做法也让我们放贷更放心。今年6月份向宝粮集团发放的3亿元小麦信贷资金,现已收回近3000万元。”严峰说。

  随着今年夏收接近尾声,宝粮集团已收购小麦20万吨,实现应收尽收。在江苏宝应湖粮食物流中心,杨光看着一排排白墙蓝顶的标准化仓库,信心满满。

  未来,扬州龙头粮企还将向粮食产业链的更前端延伸,专注种子研发,加快土地流转,培养新一代职业农民,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更加优质的农产品,让更多农户的口袋更加鼓起来。 (新华社南京7月5日电)

 

 选择年月
<2019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4252627282930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粮食种得好,市场叫得响,农民口袋鼓——扬州农业供给侧改革记⊙暑期小课堂上学“垃圾分类”⊙再接再厉巩固脱贫成果⊙风雨雹混合!华北黄淮东北将遭遇强对流天气​⊙用光影“点亮”留守的乡村——一个电影放映员的梦想⊙我国主导的首个国际航标协会标准生效​⊙贵阳成立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四川完成5G+AI远程消化内镜诊断​⊙浙江发布“两张清单”清理办学不规范行为​⊙共享住宿市场快速增长向二三线城市及乡村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