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优化创业环境“引凤还巢”

  本报讯(本报记者)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市多举措优化创业环境,鼓励支持返乡创业,引凤还巢。

  优化服务。降低创业门槛,为返乡创业者开设“绿色通道”,推行全程电子化管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8个工作小时)内办结。推行“帮办制”服务,提供全流程业务代办;开展创业专家服务,成立“启明星”创业服务专家志愿团,累计发展创业云平台服务商49家,各类专家121名。

  筑好巢穴。盘活重组一批散乱创业园,新建一批高标准双创园,建立小微企业创业基地240万平方米,创业孵化面积200万平方米,市级以上返乡创业平台40多个(其中省级以上25个),201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93.9亿元,税收7.5亿元。创新平台承接模式,建设特色园,组团承接产业转移,如抢抓婚纱产业转移契机,已承接500多家婚纱企业返乡,吸引上下游企业1300多家,带动就业2.2万人。

  营造氛围。引导新闻媒体积极宣传返乡创业政策、环境、典型案例。去年11月,全国支持返乡创业促进脱贫攻坚现场会在金寨召开。开展返乡创业主攻行动,统筹“创青春”、“创客中国”、“青创高峰会”等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和“创业之星”评选活动。同时充分发挥驻外招商联络处等媒介作用,通过举办专题推介会、“接您回家”等活动,吸引外出人员返乡创业。

 选择年月
<2019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4252627282930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市领导调研市基督教两会​ ⊙构建“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新格局​⊙确保高质量完成今年征兵任务​⊙我市逾2000人受惠“博爱家园”项目​⊙市领导开展“七一”走访慰问⊙裕安区加强农村饮水建后管理⊙贫困户变身妙手仁医⊙乐享书香⊙金安区多举措构建住房保障体系⊙为孩子科学筹划“起跑线”⊙我市优化创业环境“引凤还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