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本报记者)今年以来,我市围绕“归雁经济”,紧扣“精准”二字,精心梳理项目,加大推进力度,强化政策措施,优化服务环境,签约了一批提升产业层次、延长产业链条的合作项目,实现招商方式精准化。截至五月底,全市新引进招商项目中,返乡创业项目42个,总投资101.9亿元。
精准谋划。摸排全市外出创业人员分布行业、领域,针对返乡创业集中的轻纺服装、食品加工等产业,谋划重点推介招商项目166个,引导客商返乡投资,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精准对接。瞄准产业转移重点区域、六安籍在外成功人士集聚地开展敲门招商,搜集项目线索;与异地六安商会、六安在外人才协会保持对接,深化战略合作,培育返乡创业生力军和人才库。
精准推进。建立返乡创业重点项目台账,每个项目由专班对接、专人推进,实施全程包保帮办。1-5月,全市新签约并开工亿元以上返乡创业项目35个,开工率达83.3%。总投资25亿元的明天氢能产业园、总投资21亿元的丁集婚纱特色小镇、总投资15亿元的雅迪电动车产业园等重大“凤还巢”项目建设顺利。
精准服务。邀请在外创业企业家分产业类型参加创业项目对接会、恳谈会20余场,利用“互联网+”加强政策宣传解读,为其回乡考察做好策划组织及接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