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锋 本报记者 张瑞
从村落到社区,他是河西生态新区日新月异发展的见证者;从土房到楼房,他是回迁安置示范社区的领头雁。从1983年开始,他从蔬菜贩卖生意的“江能人”成长为群众称赞的“江书记”,更是选民称道的“江代表”,他就是裕安区五届人大代表、金马社区党支部书记江开山。
带着感情干工作
裕安区平桥乡金马社区地处我市河西生态新区中心,2013年1月正式挂牌成立。2008年,其前身马巷村因市政建设需要迎来发展的机遇。但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如何更好地落实征迁政策任务、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江开山开始了不辞疲倦地宣传解读、动员协调、搬迁组织等,讲策略、讲感情将这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民生实事处理得井井有条。2011年6月,河西新区棚改征迁工作启动,期限20天,征地面积5060亩,拆迁2200户、24万平方米,涉及2个乡镇、3个行政村,江开山在担当中奔波,打消村民的各种顾虑,又义正词严打破少数人的暴富幻想,还向征迁指挥部提出了“一户一策,细节优先”、“推进征迁工作与解决个案问题并举”等建议,推动和监督征迁工作依法有序开展。搬迁工作开始的第一天,马巷村就完成任务66%,位居前列……四天时间累计完成整个目标任务的91%,开创了中心城区征迁工作的新速度。该村一位袁姓村民感慨地说:“江开山是一位值得信赖的人大代表,政府为咱老百姓打造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我们也该舍小利顾大局,在和谐征迁中扮好自己的角色才行。”
如今,金马社区已成为全市回迁安置示范社区,获评第四届安徽省文明社区等殊荣。江开山为自己曾洒下的汗水感到格外幸福和骄傲,也有着他的深刻感悟:“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是快速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的关键。发挥人大代表熟悉环境、联络群众的优势,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就一定能把工作干好、让群众称心满意。”
贴心服务惠民生
金马社区是一个安置小区,如何让大家更有归属感,江开山和同事们大动了一番脑筋——发挥社区党员和志愿者模范带头作用,在大力开展宣传教育的同时推行楼长制度,把“小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理念融入每家每户,实现了社区“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服务管理。
针对安置小区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江开山创新社区、物业、志愿者及楼长的四方联动服务载体,探索以服务型党组织引领小区物业服务的新模式,注册成立鑫马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采用“社区+物业+业主委员会”管理模式,在理顺关系中整合各方资源共创文明和谐家园,先后累计投入40余万元用于改善环境、提升治安,增添了绿化带和停车位,安装了蓝牙道闸、安防器材及草坪广播等硬件设施。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