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社融合”让农村产业更兴旺

  新华社重庆7月2日电(记者 韩振)在海拔1000多米的重庆市武隆区双河镇合兴农业专业合作社周边,占地1万余亩的高山大棚蔬菜颇为壮观。“我们合作社与周边群众形成利益共同体,发展西红柿、四季豆、黄瓜等蔬菜1万亩,覆盖周边多个村1000多户。”据合作社负责人王合兴说。

  据王合兴介绍,合作社之所以发展这么好,受益于“三社融合”,即农村专业合作社、供销社、信用社等三社,分别利用生产管理、市场渠道、金融支撑等优势融合发展,共同推动农业现代化。“我们通过三社融合,在银行融资300万元,提升了蔬菜基地的硬件水平,并获得绿色产品认证,规模、品牌、效益均大大提升。”王合兴说。

  合兴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重庆“三社融合”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三社融合”带动下,合川区、巫山县、奉节县、武隆区等地,一些撂荒的土地正在重新被开发,一些产品的销路也进一步拓展。

  有着“中国脆李之乡”的巫山县曲尺乡,过去因市场销路窄,脆李卖不起价钱。“我们依托供销社的渠道优势,积极在外开拓市场,并联系外地经销商与专业合作社、农户对接收购,如今巫山脆李价格翻倍,每斤8-10元。”巫山县供销社主任王翼翰说,去年巫山6成以上的脆李线下销售份额由供销社贡献,同时供销社线上电商平台也销售了2500吨。

  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合作社效益提升,农民的收入也进一步提高。在荣昌区清流镇,供销社引领康元水果、鑫湖水果等5家专业合作社,创办橙缘水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与区农商行、重庆银行合作,融资250万元,缓解7300亩“秦橙”基地资金问题。去年,已投产的2200亩基地实现产值2000万元,收益400万元,带动农户1510户增收。

  “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三社’通过组织形态、生产经营、利益联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科学有效融合,把生产、流通、信用三大要素融合起来,大大提升了农业产业效益,也让农村产业更加兴旺。”重庆市供销社主任李洪义说。

 选择年月
<2019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4252627282930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黑木耳让乡亲们回来了⊙天津:万人观桥夜迷人⊙以人工智能赋能“万物互联”⊙世园会百蔬园迎来夏季“大换装”⊙谨防“能人”成村霸⊙我国海底地铁盾构隧道综合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重庆“三社融合”让农村产业更兴旺⊙天津试点推广电子社保卡扫码购药⊙宁夏首个“十三五”光伏扶贫村级电站项目全容量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