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病魔 田园逐梦——裕安区韩摆渡镇贫困户陈昌树励志故事
余轩
在裕安区韩摆渡镇堰湾村提起贫困户陈昌树,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他不畏病魔立志创业的事迹,在村里广为流传。
1996年4月年富力强的陈昌树与几个年轻人结伴踏上了去上海打工的路,凭借着他会水电工手艺,被一家公司聘用,收入颇丰。而为了照顾年迈多病的父母,1999年12月他返回家乡,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做临时水电活,生活过得倒还不错。可是好景不长,2013年3月陈昌树开始感到身体不适,去六安市人民医院检查,确诊为尿毒症。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给他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巨额的医疗费,病痛的折磨,再加上家里缺劳力,家里的生活异常贫困。为维持基本生活,村委会通过履行相关程序,让陈昌树一家三人享受到了B类低保救助,镇民政办积极为他申报大病救助。2014年国家出台精准扶贫政策,陈昌树家被评为贫困户,享受到了大病救助、教育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扶贫政策。
“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有了精准扶贫的好政策,身患重病的陈昌树不等不靠,决定大干一场。韩摆渡镇堰湾村属沿淠湾区村,土壤适宜种植蔬菜、栽种花卉苗木。2016年,陈昌树流转了本村及邻村土地近60亩,投资4.5万元,培育银杏、桂花、栾树、香樟等苗木,套种豇豆、甜糯玉米,实行林下养鸡,当年见效。针对资金短缺问题,为扩大种植养殖规模,在帮扶人的帮助下,他向裕安盛平村镇银行申请养殖贷款5万元,自筹资金8.5万元,购买肉牛10头,搭建牛舍160平方米。
他常跟人说:“现在党和国家的各项扶贫政策这么好,要想摆脱贫困,就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诠释了一个贫困户的心声,不等不靠说干就干,他和妻子余代双养殖的水牛平时在老堰河滩涂散放,每年春节前他家宰杀的牛按每斤50元的价格被抢购一空;所种植的有机甜糯玉米棒子、常规绿色蔬菜也成为六安市场的抢手果蔬;经过三年精心管理培育的1300余棵银杏等树木也已成为绿色银行,目前估值近8万元。2018年他又与六安景艺园林绿化工程责任公司联手合作,承包六安时光小镇小区园林绿化项目,不但解决了本村部分劳动力就业,自家的花木也卖上了好价钱。
今年,陈昌树家现存栏水牛9头,拟种植有机玉米26亩,他将以惊人的毅力,继续战胜病魔,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